2017年房价走势未来预测:“房价四小龙”成交遇冷,7个月后房价或下跌

佚名
佚名 2016-10-11 01:38:00
来源:爱提网


  【7个月后房价或下跌】最近,北京、天津、苏州、郑州、成都、济南、无锡、合肥、武汉、南京、南宁、广州、深圳、佛山、厦门、东莞、珠海、福州、惠州,这19个涵盖了一线、二线以及三线的城市发布了严格的楼市调控政策。

  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各地的成交量呈现下滑态势。

“房价四小龙”成交遇冷
今年以来,由于房价上涨过快,厦门、南京、合肥、苏州被业内称为“房价四小龙”。截至目前,上述四个城市均已重启了限购政策。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有64个城市的房价上涨,其中厦门、合肥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超过40%。

  10月2日晚8时30份,合肥市政府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10条调控措施,政策主要包括,合肥市将加大居住用地供应力度;市区范围内开展限购;异地公积金炒股停售;加强商品住房销售明码标价备案管理等多项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合肥上一轮限购始于2011年,至2014年8月结束,限购范围仅限于庐阳、蜀山、包河、瑶海四大老城区。新一轮调控,合肥规定在市区范围内(不含四县一市)限购,市区成交量应声回落。
按照中原研究咨询部的数据,国庆节7天,合肥市区住宅备案为0套,史无前例,自2013年-2015年国庆期间合肥市区分别为640、399、722套,2016年同比跌幅100%。
中原研究咨询部高级研究经理龚敏认为,从节后反应来看,限购后将纯投资者拒之门外,后续要看是否有空间可操作是关键,购房者观望态势开始加强。合肥没有对四县一市限购,也没对本市居民限制购买存量住宅,所以非限购的地区加紧推盘,成交量升温,中介也正在扩张。合肥周边的城市因未限购也迎来机遇。
2017年未来房价走势将会如何
1、商铺面临价值重估。
商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提袋消费”(服装、鞋帽、家电等)日益被网购取代,支撑商铺价值的只剩下“体验式消费”(餐饮、电影、培训、溜冰场)。传 统商业旺 区的街铺,可能是最危险的资产,因为单价太高。此外是人口流失城市的郊区、新区的综合体。“一铺养三代”越来越困难,“三代养一铺”的悲剧随时发生。
2、大城市的房价还有一段上涨空间。
中国的城市模式完全不同于美国。我们是摞起来的城市,密度高,人口高度集中。这种趋势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你让中国人过“买个牙刷也要开车10分钟”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口增量的城市,房价很难回落。加上人民币货币供应量长期偏高,所以房价只能不断上涨。
3、未来将有部分将沦为鬼城或空城。
未来三、四线城市人口总体将持续外流,而一、二线城市人口总体将继续保持流入态势。三、四线城市目前商品住房高库存及滞销问题已经较为严重,而其未来的人口又呈流出态势,随着住房供给结构性过剩问题的突出,未来将有部分新城将沦为鬼城或空城。
4、逆城市化很难出现。
很多国家在充分城市化之后,会出现逆城市化。也就是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别墅。未来10到20年,中国很难出现这种局面。因为中国人多,耕地少,土地国家所有。此外,公共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让去农村居住的人,生活不方便、不安全。
3、未来将有部分将沦为鬼城或空城。
未来三、四线城市人口总体将持续外流,而一、二线城市人口总体将继续保持流入态势。三、四线城市目前商品住房高库存及滞销问题已经较为严重,而其未来的人口又呈流出态势,随着住房供给结构性过剩问题的突出,未来将有部分新城将沦为鬼城或空城。
4、逆城市化很难出现。
很多国家在充分城市化之后,会出现逆城市化。也就是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别墅。未来10到20年,中国很难出现这种局面。因为中国人多,耕地少,土地国家所有。此外,公共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让去农村居住的人,生活不方便、不安全。

  6、写字楼跟住宅价格将长期倒挂。
在一线城市,一直存在一种现象:同样地段、同样档次的住宅和写字楼(含商务公寓),住宅更贵。为什么?原因有三:
第一,商业物业基本上没有学位,不能落户口;第二,商业物业土地使用年限短;第三,管理费水电价格高,一般不能通煤气。
网络时代,在家办公、分散办公、郊区办公正在成为时尚,写字楼的“刚需色彩”不足。一个人在办公室,可能只需要3平米就够用了,但对住宅面积的需求 是多多益善。未来这种现象将持续,投资房地产还是要首选大城市中心区的住宅。当然,如果你希望现金流充裕,就是要投资好的写字楼。
7、计划生育政策并不会改变楼市发展大势。
全面放开二胎,这虽然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利好,但还没到足以改变整个楼市发展大势的程度。好处还是一定有的。有经济学家分析说,日本和欧洲部分国家过 去的教训表明,人口拐点到来前后,经济危机如影随形,首当其冲是对房地产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胎政策的放开,对楼市来说将犹如一场及时雨;即将终结 的人口红利,有望因此重获生机。
8、房地产企业将大量消亡、转型。
曾经有无数专家在说,中国楼市正在上演大逃亡,逃亡的路线包括:逃离三四线城市、逃出郊区、逃离高债务、逃向多元化、逃往海外。现在看来,都应验 了。未来10年,这种趋势将延续下去,大量中小房企将被收购,转型,或者死亡。最终,国内也许只剩下一百来家大房企,而且是多元化发展的。大量的人员,将 离开这个行业另谋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