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为什么退出房地产呢?

佚名
佚名 2018-01-30 20:23:20
来源:爱提网

  万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它相当于王健林手下的第一大产业了,最近小编收到消息称万达即将推出房地产了,那么这是真的吗?你们知道万达为什么退出房地产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万达为什么退出房地产?

  1月30日,万达集团微博就“万达将彻底退出房地产”发布官方声明:万达不会选边站队,也不会退出房地产。

  1月29日,万达商业与腾讯等投资者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联手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消费”,个别媒体将此解读为万达在互联网巨头“新零售”的竞争中“选边站队”。对此,万达集团官网发文表示:纯粹从公司商业利益出发选择合作伙伴,万达仍然是万达商业控股股东,并拥有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主导权和决策权,不会“选边站队”,也不会做伤害其他方利益的事。

  此外,“万达将彻底退出房地产”纯属误读,消息中明确指出是万达集团旗下企业万达商管集团不再进行房地产开发。2017年万达集团年报中明确今年成立地产集团,继续开发万达广场重资产等房地产业务。

  每年王健林的年会工作报告,都会牵动无数人的神经,关键数据解读,行业风向判断,经济趋势预测,干货让人目不暇接!在本次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了“下降”,

  万达到底发生了什么?万达到底要干什么?万达集团14日在合肥召开2016年年会,会上公布了万达集团的2016年整体实现营收2549.8亿元,有55%的收入来自于服务行业。作为成立于1988年的老牌商业地产巨头,万达一直在思考如何转型,王健林宣布:万达商业2020年以后原则上不再搞重资产,全部为轻资产。

  当大家都以为房地产开发商简直就是暴发户,来钱快、来钱多,但王健林却在万达年会上大倒苦水:我从事地产行业28年,再两年就30年了,被调控了十来次。中国地产好年景没有持续四五年的时候,基本上三年左右来一回调控。行业周期性太强,造成现金流不稳定,预期也容易经常发生变化。

  一、市场总体降温明显,房地产进入新时代

  所谓降温,一是和2016年比,二是市场总体的交易量和增速会大幅度回落。2016年,新房销售历史上首超10万亿,这也许是多年难以超越的一个标杆;三是2016年一些暴涨,但又缺乏概念支撑的城市,房价回落的可能很大。房价2017年大涨的概率是零,暴跌的概率也是零。必须强调,思考中国房地产,必须认识到房地产发展的环境和要素禀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高增长周期结束、货币高增长周期结束、国际资本高增长周期结束。这决定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的走势一定迥异于过去的18年。

  我们需要和过去18年房地产市场做一次真正的告别。但也必须记住,还有三个周期没有结束:中国城镇化的周期没有结束、中国金融资本和土地资本结合的时代没有结束、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没有结束。这是中国房地产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的三个重要支撑,也是中国没有进入所谓的后房地产时代的根本原因。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永远不会改变!没错,是永远。看看美国完成城镇化超过70多年了,但房地产仍然是美国最重要的产业。但房地产的路径和未来竞争模式都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我们会看到很多因循守旧的房企的倒下,至少有80%的房地产企业会消失,专营房地产的企业会越来越少。

  二、政策只是看起来很严厉,但政策不是房价走势的关键

  2017年房价的走势不是取决调控,而是受制于房地产自身的发展周期。即使不出台调控措施,市场也会自动降温需要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并没有透露出太多的严厉的举措,抑制炒房的政策一直存在,炒房也不是2016年房价飙涨的重要原因,根本原因是在稳增长的压力下房地产政策的宽松以及与货币政策导致的,推动了上涨的预期,炒房是结果,不是原因!

  抑制炒房只会改变短期预期,而不会改变长期预期。对于房地产政策的理解,要站在2017年宏观政策的总基调理解,2017年宏观政策将“稳”和“风险”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稳中有进,则意味着房地产政策绝不会严厉打击房地产。政策强调要“防止大起大落”,从房地产周期看,着力点在“大落”而不是“大起 ,因为2017年的房地产也没有大涨的基础。一些城市明确表示,2017年房价“环比不涨”,“环比不涨”可能成为很多城市效仿的调整目标,为未来的长效机制赢得时间。2017年房价最终的表现仍然是房地产自身周期使然。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万达为什么退出房地产呢的相关内容了。如果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房地产的基本面没大的逆转,有一些安全的城市,在6月份之后是可以考虑出手买房的。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有关房产投资的内容,也可以点击爱提网进行查询,为大家提供最新的资讯!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万达酒店发展最新消息

  万达为了降负债继续卖资产

  万达卖资产的背后,资产都买给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