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泡沫已经形成,房产能“绝境求生”吗?

佚名
佚名 2016-10-08 20:06:01
来源:爱提网


 进入2016年,楼市已基本脱离其内在价值,在大量资金的推动下不断疯狂上涨。很明显,随着十一长假期间7天19城调控措施的出台,这种盲目失控场面正在被逐一纠正,严厉的政策背后正是房价理性回归的决心和勇气的体现。

  我们都知道中国楼市泡沫已经形成,如果不再根据它的逻辑运行下去,就会把中国经济直接拖垮。就像烟鬼吸鸦片,你不让他吸了他要跳楼、撞墙,你让他继续抽下去,他的毒瘾更大,直到病入膏肓。我们到底选择刮骨疗伤,还是选择让毒药继承在体内疯涨,彷佛并不是太难的选择,但是实际中我们好像每次都选择了后者。
楼势已去下一个投资热点又在哪里?

我国的经济形势不允许紧缩的货币政策,要维持M2的增速,必须给资金找到一个蓄水池,农村的土地改革就是吸引大规模资金的又一个方向。
农村土地改革是十八大以来一直探讨的问题,2015年,确立了农村土地改革的这个思路,包括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征收、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三项内容,并确立了33个县市进行试点。

为什么要大力推动农村土地改革?房产“绝境求生”!这个机会你能把握住吗?
一是促进社会消费。
国内的经济一直是以出口、投资、消费拉动,消费的主力为城镇居民,占全国总数一半的农村人口,消费只占总消费总额的10%左右,农村消费低,收入低是主要原因。

农民资产性财产比例低,宅基地、耕地都不能流转,影响了消费的信心。通过土地改革,对耕地、宅基地等资产确权办证后,不但可以加快土地流转,也可以在银行抵押经营,使农民也可以提前消费,促进农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是给资金找个庞大的蓄水池。
自2006年底至今,中国的货币供应翻了三倍。但从2006年至去年11月,美国的货币供应只增加了55%。钞票多了,钱不值钱,物价上涨,当然房价也不例外,这是经济学常识。这板子会打在谁身上呢?谁的承受能力更大?哪个群体最大?大家心中自有答案。
我国2016年社会消费品总额预计33万亿,是承受不了这么多资金的,所以需要一个新的蓄水池,那就是农村土地改革。
三是促进城市化进程。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能大大加快城市化步伐,农民的土地流转后,进入城镇生活,既能增加短缺的劳动力,还能维持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真是一举两得。
农村土地改革,不会像楼市一样十倍二十倍的上涨,但是今后二十年一个长期上涨的趋势,突破口是在耕地流转还是宅基地流转还不清晰,但不论在哪里都有很多机会。
在楼市明显见顶的今天,现金为王,积蓄力量等待下一个风口,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做法。
标签: 房产 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