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许多的朋友会对于现在医学方面也会不断的突破,毕竟我们需要保证身体健康问题,那么对于抗癌药物的发展,大家了解多少呢?抗pd-1概念股都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华海药业:业绩略超预期,一致性评价受益明显
华海药业 600521
研究机构:西南证券
事件: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快报,实现收入50.0亿(+22%)、归母净利润6.3亿(+2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9亿(+31%)。
业绩略超预期,制剂和原料药保持高增长。股票业绩略超市场预期,主要是因为制剂和原料药业务收入都保持了快速增长。国内制剂业务随着营销渠道改善,销售保持高增长;海外制剂在2017年获批10个ANDA,市场竞争力有明显提高,销售额和亏损都有明显改善。
7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海外ANDA有望转报国内直接获得一致性评价标识,业绩弹性显著。一致性评价将带来国内仿制药市场格局重塑,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仿制药企业,将充分畅享政策红利。1)海外ANDA回归国内:共用同一条生产线且在欧美申请上市并通过现场检查的药品可以享受优先审评政策,缬沙坦是公司第一个进入优先审评序列的产品,此次又有4个新产品进入优先审评,已在海外获批的20多个ANDA品种均有望通过该通道回归国内市场,且优先审评还能够缩短审批时间,加快上市步伐。2)已在国内上市的海外ANDA一致性评价:国内药企在欧盟、美国或日本已获批的仿制药经审核批准后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公司制剂产品已在海外获批ANDA,通过审批即可获得一致性评价标识,不再需要在国内做药学和BE试验,节约时间和资金投入。3)招标放量:对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会得到医保优先支持和医疗机构优先采购,且在招标时能够以区别于国内普通仿制药的质量层次有望获得更高的中标价。我们认为未来3年内公司将有众多产品陆续回归国内,享受一致性评价的业绩增厚。
制剂出口进入收获期,重磅ANDA产品陆续获批。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制剂生产企业,美国ANDA获批数量进入井喷期,高技术壁垒的重磅产品也进入收获期。经过多年来的持续投入和开发,公司在海外获批的ANDA数量从2011-2015年的3个左右增加至2016年的6个和2017年的10个。从每年ANDA获批数量来看,公司已成为美国仿制药市场的重要供应商。从质量来看,公司从普通仿制药开始研发,通过技术提升逐步向技术壁垒更高的缓释剂型突破,年专利挑战药物帕罗西汀胶囊也于2017年成功获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60元、0.77元、0.97元(原预测值分别为0.58元、0.76元、0.96元),对应PE分别为41倍、32倍、26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8.00元。
东诚药业:定增获证监会无条件通过,身处估值洼地
东诚药业 002675
研究机构:平安证券
平安观点:
定增获证监会无条件通过,收购进展顺利。公司已经于2017年10月完成对安迪科48.55%股权的现金收购交割,此次定增事项包括发行股票购买安迪科剩余的51.45%股权以及募集配套资金。定增事项顺利获得证监会无条件通过,进展顺利,意味着公司于2018Q2即可完成对安迪科的全资控股。公司在核医学领域打造的集诊断与治疗一体,单光子与正电子并举的产业布局已经初具规模。
安迪科是核医学领域核心优质资产,F18药物市场存10倍扩容空间。2018年PET-CT配置证审批权有望由国家下放到省级,同时伴随PET-CT设备的国产化,全国装机量预计(目前仅300台左右)将迎来快速增长,以日韩为参照,我国实际需求量在3000台左右(10倍空间)。目前国内仅有安迪科和中国同辐两家生产F18,考虑PET-CT检查对F18药物的高度依赖性,因此我们认为长期来看F18药物市场存10倍扩容空间。安迪科承诺2017-2019年净利润不低于0.78、0.95、1.18亿元,并未考虑配置证审批权的下放,我们判断后续有望超预期完成业绩承诺。
深入核医学产业链,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随着国内外资本的进入,以及民族工业技术的进步,核医学行业即将迎来春天。公司完成对安迪科的收购后,将实现包括诊断和治疗类核素药物的全覆盖。硫酸软骨素价格波动短暂影响公司2017业绩(目前股票价格已触底回升),预计2017-2019年EPS为0.24、0.45、0.61元(原预测0.28、0.57、0.74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目标价20元。
风险提示:1)原料药业务业绩波动风险:在进入核医学领域之前,公司以肝素原料药及硫酸软骨素等业务为主,2016年合计贡献收入5.95亿元,原料药价格有一定波动性,可能带来业绩不确定性。2)财务费用增加:公司2014-2016年财务费用均为负值,随着外延并购的增加,2017Q3资产负债率已经上升至34.12%,前三季度财务费用达到3800万。3)研发风险:公司有多个核医学领域的创新药物处于临床及临床前研究阶段,如II期临床的1类新药铼188-依替膦酸等,研发能否成功并顺利获批上市具有不确定性。
安科生物:业绩保持较快增长,水针申报生产取得一定进展
安科生物 300009
研究机构:中泰证券
事件:2018年2月27日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快报,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9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09%;营业利润为3.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46%;利润总额为3.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60%;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2.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91%。
点评:业绩符合预期、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39.91%,公司增速保持较快增长。分季度看,公司经营有一定季节性,下半年的收入和利润规模明显高于上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实现环比近28%的收入增速,我们认为主要是和子公司中德美联、苏豪逸明业务性质有关。
我们预计生长激素仍保持较快增长,苏豪逸明和中德美联全实现全年经营目标。2018年公司在精准医疗领域继续推进,C9靶向CAR-T细胞产品已申报临床获得受理,完成购买重组贝伐珠单抗的临床研究批件及相关技术,与德国默天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推进产业化的全自动CAR-T细胞制备工厂。公司内生经营稳健、发展符合预期,在研品种HER2单抗处于临床Ⅲ期、水针申报生产审评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看好公司是精准医疗领域内难得的主营业务快速增长的创新型企业。
维持对于安科生物的核心逻辑:(1)主营业务后续增长动力强劲。安科生物核心产品生长激素粉针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生长激素水针剂有望上市进一步加速业绩增长;此外更有长效生长激素、HER2单抗等大品种处于临床Ⅲ期。
(2)优质子公司中德美联在法医检测领域保持领先优势,Y染色体库和常染色体库建设稳步推进;苏豪逸明深耕多肽原料药领域,大品种缩宫素原料药待审评。
(3)精准医疗全产业战略先行者:公司在检测、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等领域已完成前期布局,策略走在行业最前沿,5年后精准医疗有望逐步进入收获期。子公司博生吉安科的CAR-T产品研发顺利,已经申报临床获得受理。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7-2019年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6、13.60、16.50亿元,同比增长29.03%、24.09%、21.3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77、3.69、4.70亿元,同比增长40.26%、33.50%、27.17%,对应EPS为0.39、0.52、0.66元。公司是精准医疗领域内难得的主营业务快速增长的创新型企业,核心产品生长激素保持较快增长,优质子公司中德美联和苏豪逸明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2017年起精准医疗取得阶段性进展,其中HER2单抗处于临床Ⅲ期,CAR-T细胞产品申报临床获得受理,水针报批生产进入优先审评,维持“增持”评级。
丽珠集团:业绩符合预期,原料药+特色专科药快速增长
丽珠集团 000513
研究机构:西南证券
业绩总结:公司2017 年实现营业收入85.3 亿元,同比增长11.5%;归母净利润44.9 亿元,同比增长440.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2 亿元,同比增长20.2%;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3.2 亿元,同比2.9
以上就是我们爱提网为大家总结的一些关于抗癌药物相关的情况,也会让我们大家从抗pd-1概念股出发开始研究,那么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问题的话,就可以找到我们小编这里为大家服务。
推荐阅读:
抗生素疫苗股有哪些?
2018年抗生素概念股有哪些?
2018抗癌概念股有哪些?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231ddd4a957e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