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困扰着现在不少年轻人,对于过来人来说,彩礼只是个开端,但对于身处当时的年轻人来说,是重要的,彩礼有时候会影戏那个人们家庭的正常组建,也让夫妻在分手时,为了“彩礼”打得头破血流。今天百瑞赢来说说宋朝女子如何维护嫁妆权益的。
北宋文人曾纡的笔记《南游说旧》中记载,王安石打算将小女嫁给自己的得意门生蔡卞。蔡卞是蔡京之弟,聪慧过人,13岁就考中进士,师从王安石,深受其赏识。王夫人吴氏因疼爱此女,就购置了昂贵的“天下乐晕锦”制成床帐来作为女儿的陪嫁。
范仲淹在初订《义庄规矩》时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
苏轼的弟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为了给女儿筹办嫁妆,他特地卖了他在河南新乡购置的一块好地,凑了“九千四百缗(古代计量单位)”,让女儿带进了婆家。“九千四百缗"就是9400贯。苏辙在日记里说,他这是“破家嫁女”。换言之,为了给女儿办嫁妝,他几乎倾家荡产。百瑞赢告诉你宋朝女子是怎么维护嫁妆钱权益的。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公元1000年,宋代的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 ,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
女人的嫁妆里另一种重要的东西是衣服和首饰。富裕人家嫁女儿时显然要陪送很多衣服,即便不够穿一辈子,也能穿许多年。
但百瑞赢了解到,为了维护女子嫁妆和权益,宋代有法律规定,家庭所有财产都要登记在男户主名下,但嫁妆却是一个相当特殊的财产种类。它虽不是单独注册在妻子名下的产业,可在实际操作中,其为女儿所继承的娘家家产的性质,使妻子对嫁妆拥有绝对支配权和终身所有权。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2663e1fad40d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