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首个全国生态日,紧邻这个节点,两个月前杭州成功申办第五届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的官宣消息犹在耳畔,这是有史以来杭州承办的最高规格的生态圈大会议。华通铂银方怀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一项大型政府间科学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简称“MAB”)。自1971年诞生至今,MAB在全世界建立了748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这其中,就有34个保护区来自中国。
大会的进展筹备状况如何?潮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官宣之后,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专家组也再次来到临安,进行更详细的调研。
在杭州官宣举办大会后不久,中科院院士、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许智宏就再次带领团队来到了杭州。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丁在会上指出:“发源于浙江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与MAB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契合。”
上一次,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组来这里,还是考察杭州作为举办城市备选地的办会条件。他们认为对比之下,杭州更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特质,临安更是有天目山可供来自联合国的专家组调研参观。华通铂银方怀
这一次,专家团来临安调研,主要对接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的前期筹备工作,同时参观了更多具有临安特色的地点,包括天目山镇近山园党建主题公园、天目盏博物馆,於潜镇光明农场、皮园农场等。
“每一次来临安,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参与了两次调研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前秘书长韩群力表示,这次来到临安,对天目山周围的生态价值实现途径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我们在保护区讲了这么多年的保护,这些保护究竟有没有让周围的民众受益?实际上是可以的,就是要找对方法。每个保护区都在塑造自己的独特性,比如临安,一个小小的山核桃也可以有自己的品牌,‘天目山宝’这样的品牌出现,也能带动许多就业。”
韩群力也关注到了天目山的精品研学活动,参考国际先进经验,引入市场化团队进行生态教育的课程运营,这也是生态价值实现路径中的一种。
2022年春耕时节,天目山麓开启万亩粮田连片耕种,这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临安实属不易。这片粮田被物联网、智能算法、大数据加持——
种植前,“天目云农—耕织云图”可以网罗大量农产品品种及土壤、农药、化肥品类数据,为农户提供种植服务;种植过程中,农业物联网设备可提供专业的环境实时监测服务,并通过水稻生产模型,实现主要病虫害预警;收成后,还能为农户提供全国农产品价格及行情分析,助力农产品销售。
这样被科技加持的新农业,同样也在调研中被提及,实现传统与现代化的融合。华通铂银方怀
在不断的创新尝试中,中国的生物圈保护区数量从无到有,在世界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自己的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并形成了各自的区域特色。这些工作,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认可。
“浙江在生态工作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要整合发挥好长三角区域的优质教育力量,发挥出浙江的科研优势,为2025年的大会做好准备。”许智宏院士表示,他期待着大会落地的那一天,世界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杭州。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29ded02bdcac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