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药诉加多宝败诉_广药加多宝纠纷内幕解析

佚名
佚名 2018-01-31 09:39:25
来源:爱提网

  广药当初靠其他业务已赚的盆满钵满,无力顾及市场口碑较为平庸的王老吉,于是将商标转租加多宝...广药加多宝纠纷原因来自于王老吉的成功。那么此次持续多年的广药加多宝纠纷以广药诉加多宝败诉的反转画为句号。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具体广药诉加多宝败诉的原因以及广药加多宝纠纷原因大解析吧。

  广药集团强势收回商标以来,与加多宝的纠纷一直贯穿于媒体.加多宝在老老实实的做企业,广药集团就认认真真的打官司.,商标是广药的,但王老吉是加多宝做起来的.

  早期对于广药集团来说,王老吉不算很牛逼的品牌,因为手中资源太多,实在忙不过来。所以对王老吉凉茶也是有枣没枣的打一杆子随便弄弄,在广东,尤其是广州,那时候王老吉销售还凑合,一年也能销售一个亿左右,毕竟老牌子、信得过。

  境外市场王老吉后人把自己的配方与商标授权给香港鸿道公司。2000年左右,香港鸿道从广药集团手中租下大陆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并以“怕上火喝王老吉”准确定位王老吉的凉茶特性,并以巨额广告投入加以推广,让王老吉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年营收从十亿、百亿,甚至年营收超过200亿元。成就中国灌装饮料第一品牌的江湖地位与品牌荣誉。

  后来租借期到了,广药集团看看王老吉混得那是相当相当滋润,就不让香港鸿道干了,要收回自己干,这也是应有之义。

  香港鸿道公司当然也不愿意,好不容易打造一个这么牛逼的品牌,而且红罐包装也是自己特地量身定制打造出来的。于是双方官司不对,持续互怼。香港鸿道在官司进行的同时,推出加多宝,并以“还是同样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这一广告语,成功实现品牌核心诉求转移,依旧取得巨大成功。

  说白了,双方争夺的核心不是所谓正宗不正宗,其实来源都很正宗。关键在市场知名度打开后,双方争夺的是市场认可、消费者心智认知。谁能够确立自己被市场认可,在消费者心智确立自己唯一的江湖地位,就能在下一步的竞争中领先对方,从而拥有独占优势。

  一步海阔天空,靠打官司博眼球,会重伤凉茶整体市场,会凉了消费者的心。相信每个消费者喜欢的都是那个曾在汶川地震中慷慨出口一个亿的王老吉,充满正能量的王老吉,而不是官司缠身,把“铜臭”写在脸上的王老吉,把道德情怀踩在脚下的王老吉。相煎何太急,把打官司、疯狂砸广告吹牛皮)的钱用在拓展海外市场,开发一些新的产品是不是更好?

  作为品牌,追求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无所不用,消费者拿什么来信任你?

  广药败诉加多宝

  近日,广药集团收到法院针对此案的相关判决书,其中包括驳回原告广药集团的全部诉讼请求,并承担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4万余元,预计此次判决对广药集团本期或期后利润不会产生影响。从2011年开始的商标之争,加多宝与王老吉两家凉茶企业开展无数场官司大战。截至2016年9月,加多宝集团败诉22次,并面临着共计约46亿元的天价索赔。

  针对此次广药集团与福建加多宝“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纠纷案”,历时两年之久,事件终于有了答案并出现了反转。

  2018年1月30日,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山”)发布公告表示,其控股股东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药集团”)于近日收到福建高院关于广药集团与福建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加多宝”)“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纠纷案”的一审判决书,其中判决内容包括驳回原告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4万余元,由原告广药集团承担。

  广药败诉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从“商标争夺”、“广告语大战”到“红罐之争”,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已在商标及包装上纠缠多年。在此前的两轮较量中,加多宝均败诉,连输19场。

  2017年8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第一法庭宣布终审判决结果: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对涉案“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权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双方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互不侵权,互不赔偿”,为这场被称作“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的持久战画上了句点。

  这也意味着,广药集团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后迎来首败,也是王老吉、加多宝系列诉讼中广药集团第一次败诉。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有关广药诉加多宝败诉,广药加多宝纠纷原因大解析的相关资讯新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继续关注爱提网,我们将会时刻了解并不断更新股市行情信息,将最丰富,权威新鲜的资讯带给大家!

  优文推荐:

  广药诉加多宝败诉是怎么回事_广药败诉原因是什么?

  银行业再曝79亿大案

  借壳上市是什么意思_重组上市和借壳上市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