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所以养老已经成为了一个大的社会问题。据说北京已经退出了共有产权房以解决养老问题,什么是共有产权房呢?一起来了解下相关的信息,可能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共有产权住房是对原自住型商品房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升级、规范,今后不论从建设品质、管理水平、供应规模上均会进一步提高。采取“限房价、竞地价”、“综合招标”等多种出让方式,遵循竞争、择优、公平的原则优选建设单位。
北京在全国首创的“共有产权养老房”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借助企业资本,发挥市场作用,打造针对性房产,必然能够实现多赢,收到多方面的效果。
这是养老产业的创新探索,可以让养老产业赢。养老产业应该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产业,但目前,还不发达,让养老产业发达起来是我们的必然使命。“共有产权养老房”实行“居室分割定向出售、公共服务空间持有经营、限龄人群居住”,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融合起来。这不仅是养老模式的探索,也是养老产业的创新探索,可以启迪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创新养老产业的队伍中来,实现养老产业之赢。
这种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一、购买人持有养老房95%的产权,基本是房子主人,在此养老心里踏实;二、降低了企业资本投入压力,有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从而增加供给;三、24小时养老服务,基础服务多达65项,这可以让入住老人享受比较完善的养老服务。
一方面,可以降低购房成本。目前,试点的养老中心每平米均价是4.5万元,虽然比不上商品房的价格,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价格还是比较高的,毕竟老年人口收入有限。如果子女不能出资购买,那么能够购买这种养老房居住的老年人恐怕只占极少数,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普惠价值了。既然要降低购房成本,那么政府就需要在土地和税收方面适当让利,或者在前期科学设计产权比例,给与支持。
另一方面,服务成本可以适当降低。目前,恭和养老中心的老人每月需缴3000元服务费。考虑的该养老中心提供65项基础服务,这样的服务成本或许不算高。但我们也要看到,现在北京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月是3770元,如果以此来衡量的话,相当一部分老人的经济压力不小。
据悉,试点的365套共有产权养老住房已入住了143户,入住率不算低。但如果适当降低购房成本和服务成本,相信入住率会更高。所以,无论是完善这种模式还是推广这种模式,都必须考虑老年人群的实际承受能力。
想要让青年中年人没有后顾之忧,并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光靠国家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要借助政策和市场的作用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共有产权房的信息,可以在爱提网搜索。
推荐阅读:
为什么要推行共有产权房养老?
北京首个共有产权养老项目,限60岁以上老人居住
北京首个共有产权房公开摇号,共有产权房如何申请?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2e8431a1f338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