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务风险高低,或当前中国是不是会发生债务危机,最为重要的就在于房地产价格是否下跌,房价下跌,所有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
综合媒体12月19日报道,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社会债务规模有所扩大,国内外对中国债务问题的关注度显著上升。据中国政府顶级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估算,2015年底,中国包括房贷、金融债和政府债在内的整体债务为168.48万亿元人民币(合25万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249%。那么,中国到底会不会发生债务危机,债务风险究竟会不会失控?
整体看,中国是一个国内储蓄充盈的国家,2015年国内储蓄率为47%,比多数国家高出20%,国内储蓄是债务融资的主要来源。统计显示,2015年,外币计价的外债只占中国总债务的不到3%。这种“左口袋欠右口袋”的债务债权格局,使得中国可以几乎不受国际市场的干扰,自主、平滑地妥善处理自己的债务问题。
在笔者看来,中国的债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国有银行向国有实体放贷的结果。考虑到中国政府强大的财政实力,孤立的违约或银行挤兑事件搞乱金融体系的风险较低。此外,由于中国日渐攀升的地价在债务指标和资产价值现状的形成中扮演着独特角色,中国的问题也与其他危机案例不太一样。
笔者认为,地价攀升的影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这是因为中国大规模私人房产市场只是在10年前住房私有化和土地拍卖启动后才出现的。在那之后,信贷扩张支撑了大城市地价上涨五倍(以美元计算涨幅高达八倍)。这进而导致固定资产与GDP之比从45%激增至80%。不过,就GDP计算而言,投资指的是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该指标剔除土地价值和现有物业的转让,其与GDP之比一直徘徊在45%左右。尽管信贷激增推高了债务指标,但并未刺激GDP的增长。
随着市场不断发现此前埋没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于土地的资产(住房和商用物业)的价值,信贷扩张推动了经济学家们往往给予正面评价的“金融深化”。这似乎表明,债务问题也许言过其实了。更说明问题的风险指标或许是债务与资产价值之比。由于基于土地的资产价值不断攀升,过去10年这一比率不断下降,尽管债务与GDP之比出现飙升。最终是否会引发金融危机要看这些资产价值的可持续性。
换言之,当前中国是不是会发生债务危机,最为重要的就在于房地产价格是否下跌,房价下跌,所有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因为最近几年,不仅中国银行业的绝大多数炒股流入房地产市场,而且中国银行业的绝大多数抵押炒股都与房地产市场有关。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只要房价不下跌,银行与房地产相关的炒股都是优质资产,但如果房地产泡沫破灭,与房地产相关的债务风险立即会暴露出来。所以房价的涨跌关乎到了中国经济的命运,政府在可控的情况下,是不会允许房价暴跌的现象出现的。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3349023182ce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