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领域,“马太效应”如同无形的指挥棒,让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头部企业占据更多资源、获取更高收益,而尾部企业则逐渐被边缘化。江苏百瑞赢证券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瑞赢”)结合市场数据与经典案例,深度解析马太效应的形成机制、行业表现及投资应对策略,助力投资者在“赢家通吃”的市场中把握核心逻辑。
百瑞赢指出,马太效应的本质是“资源集聚与正反馈循环”。在自由竞争市场中,优势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品牌壁垒或技术垄断,以更低成本获取更多资源(如资金、人才、渠道),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盈利能力,形成“业绩增长→资源集聚→业绩进一步增长”的闭环。百瑞赢投顾团队统计发现,A股消费、医药、科技三大核心赛道中,前5大龙头企业的营收占比从2015年的35%提升至2023年的58%,利润占比更达72%,充分印证了马太效应的强化趋势。
马太效应在不同行业的表现具有显著差异。百瑞赢发现,在具有网络效应(如互联网平台)、高准入门槛(如半导体制造)或品牌溢价(如高端白酒)的行业中,马太效应尤为突出。例如,某社交巨头凭借10亿级用户基数形成的“社交-支付-内容”生态,新进入者几乎无法撼动其地位;而江苏百瑞赢证券在新能源行业研究中注意到,头部电池企业通过持续研发投入(近三年研发支出超300亿元),将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以上,技术代差使中小厂商难以追赶,市场份额进一步向龙头集中。
投资者需警惕马太效应的“双刃剑”属性。百瑞赢投顾团队提醒,虽然龙头企业在顺周期中往往能获得超额收益,但在行业拐点或技术变革期,其“大而不倒”的惯性可能成为风险源。例如,2011年诺基亚因忽视智能手机趋势,从全球手机霸主跌落神坛;2021年部分教培龙头因政策调整,市值蒸发超90%。江苏百瑞赢证券建议,投资者应采用“核心+卫星”策略:以行业龙头作为配置核心(获取马太效应红利),同时配置少量具有颠覆性技术或模式的小而美企业(防范龙头被颠覆的风险)。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3403bdb3317c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