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发布两款AI产品 哪些AI概念股值得关注?

佚名
佚名 2018-05-04 20:05:19
来源:爱提网

  芯片行业的佼佼者寒武纪在昨天发布了两款人工智能产品以及一些芯片产品,从目前来看,寒武纪的云端AI芯片产业走在了全国乃至全球前列,所以对于中国芯片发展有很大帮助,下面看看哪些AI概念股值得关注?

  寒武纪发布两款AI产品

  5月3日,业界领先的智能芯片设计公司寒武纪于上海发布了两款人工智能(AI)产品,Cambricon MLU100云端智能芯片和板卡产品、寒武纪1M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在本次发布会上,作为寒武纪的合作伙伴,联想集团、中科曙光和科大讯飞等公司也同时发布了基于寒武纪芯片的应用产品。

  由端入云 树立AI芯片新标杆

  在发布会上,寒武纪公司创始人兼CEO陈天石正式对外发布了寒武纪的两款全新产品: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寒武纪1M、云端智能芯片Cambricon MLU100及其板卡。

  资料显示,寒武纪在2016年推出了第一代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寒武纪1A,这是全球第一款商用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目前已经应用于千万级智能终端中(包括华为Mate10、P20和荣耀10等手机)。

  首次正式亮相的Cambricon MLU100云端智能芯片是整场发布会的焦点。据介绍,MLU100采用寒武纪最新的MLUv01架构和台积电16nm的先进工艺,平衡模式下(1GHz主频)的等效理论峰值速度达每秒128万亿次定点运算,高性能模式下(1.3GHz主频)的等效理论峰值速度更可达每秒166.4万亿次定点运算,但典型板级功耗仅为80瓦,峰值功耗不超过110瓦。

  与寒武纪系列终端处理器一样,MLU100云端芯片仍然延续了寒武纪产品一贯出色的通用性,可支持各类深度学习和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充分满足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经典数据挖掘等领域复杂场景下(如大数据量、多任务、多模态、低延时、高通量)的云端智能处理需求。

  本次发布的寒武纪1M是公司的第三代IP产品,采用了台积电的7nm工艺,产品的8位运算效能比达5Tops/watt (每瓦5万亿次运算);三种规模的处理器核(2Tops/4Tops/8Tops)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不同量级的智能处理需求,并可通过多核互联进一步提高性能。

  据介绍,寒武纪1M处理器延续了寒武纪前两代IP产品(寒武纪1H/1A)卓越的完备性,单个处理器核即可支持CNN、RNN、SOM等多样化的深度学习模型,并更进一步支持SVM、k-NN、k-Means、决策树等经典机器学习算法;产品可支持本地训练,为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各类经典的机器学习任务提供了灵活高效的计算平台,将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智能驾驶等不同领域当中。

  陈天石表示,寒武纪创立的初衷就是秉承开放、协作的精神,让全世界都能用上智能处理器。本次发布的MLU100云端芯片,不仅可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云端智能任务,更可以与寒武纪1A/1H/1M系列终端处理器完美适配,让终端和云端在统一的智能生态基础上协同完成复杂的智能处理任务。

  合作伙伴展示寒武纪AI生态

  在本次发布会上,联想集团、中科曙光、科大讯飞等部分寒武纪的合作伙伴也展示了基于寒武纪芯片的应用方案。

  联想集团在本次发布会上推出了基于Cambricon MLU100智能处理卡的ThinkSystem SR650,该产品打破了37项服务器基准测试的世界记录,将全面支撑起联想客户在机器学习、VDI、虚拟化、云、数据库等方向上的业务需求。

  中科曙光也在今日的发布会上同步推出了基于Cambricon MLU100智能处理卡的服务器产品系列“PHANERON”新品。PHANERON系列于2017年11月面世,本次发布的新品跟随MLU100智能加速卡的发布进行了同步升级,性能更为强劲,可以支持2-10块寒武纪MLU处理卡,灵活应对不同的智能应用负载。此外,中科曙光还披露了人工智能管理平台SothisAI,该平台可以与寒武纪的芯片及其开发环境实现无缝对接、深度融合。

  作为A股的AI 概念股龙头,科大讯飞在发布会上披露了与寒武纪芯片的深度合作研发项目。科大讯飞披露的测试结果表明,寒武纪的智能处理器在语音智能处理上交出了优异的答卷,能耗效率领先竞争对手的云端GPU方案达5倍以上。寒武纪智能处理器的强大处理能力使得手机本地端可以处理更加复杂的机器学习算法,使得语音本地识别准确率相对于传统处理器领先了9.8%,显著提高了用户体验。科大讯飞是寒武纪的天使轮投资方。

  哪些AI概念股值得关注?

  科大讯飞:

  公司是寒武纪的天使轮投资方。作为A股人工智能龙头,公司在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领域的技术成熟,应用也在逐步落地;在语义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割与分级挑战赛(IDRiD)等多项赛事中取得第一名成绩,并将肺部CT和乳腺癌诊断的领先成果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公司在教育(教育产品覆盖教学核心场景)、司法、翻译等领域的应用也逐渐落地。

  中科曙光:

  与寒武纪战略合作。作为国内高端计算机、存储等硬件产品领先供应商,公司在2017智能峰会上,推出了与寒武纪联合研发的产品——全球首款基于寒武纪芯片的AI推理专用服务器。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重点提升X86服务器产品运营能力,研发新一代统一架构分布式存储系统等。

  中科创达:

  与寒武纪战略合作。公司将携手寒武纪共同开发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及面向行业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加速落地。公司业务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物联网三大块。目前,在智能手机业务上,公司的人脸识别技术已在日本市场落地,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在智能汽车领域,目前全球有超过70家公司采用中科创达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工具,AI注定往两端走,要么是终端的AI芯片,要么是云平台的算法(IP)。除了寒武纪的小伙伴,还有哪些做AI芯片的A股公司呢?

  北京君正:

  公司目前研发集中在三个方面,微处理器芯片、人工智能视频芯片(T系列)、人工智能芯片;其中,微处理器芯片面向智能音箱、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视频等领域,已应用到科大讯飞的叮咚音箱等;公司推出了多款智能视频芯片,主要面向传统的安防类市场和家用消费类市场,客户包括360等。

  大华股份:

  人工智能是公司核心技术之一,公司依托在CPU、DSP、GPU和FGPA等芯片平台上深厚的软硬件研发能力,形成了一系列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化产品,包括前后端的人脸识别、卡口电警、视频结构化、双目立体视觉和多目全景拼接产品等。公司在视频领域及主流AI方向都有投入,但更强调投入在实际的场景化应用,为行业解决方案提供新的应用场景,方便后端大数据做结构化的分析。

  Choice数据显示,A股的人工智能概念股已多达70家。除了在智能手机的应用外,在应用端,人工智能在安防、自动驾驶、医疗、智慧城市、工业控制等领域都爆发出强烈的应用需求。

  海康威视:

  “人工智能+安防”已率先落地。作为A股安防龙头,海康威视早在2006年就组建了智能算法团队,2013年开始布局深度学习,2014年成立海康威视研究院,公司推出了基于GPU和深度学习技术的结构化服务器、“深眸”系列智能摄像机、“脸谱”人脸分析服务器、智能物流机器人、智能泊车机器人等产品。

  四维图新:

  “人工智能+自动/辅助驾驶”是AI应用最有想象力的领域。作为高精度地图、导航龙头,公司确立了“导航地图+自动驾驶+大数据+芯片+车联网”的战略布局。公司于2016年收购了联发科的子公司杰发科技,杰发科技主营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AMP车载功率电子芯片、TPMS胎压监测芯片等,不仅给公司的智能驾驶布局提供了有利的支撑,还增厚了公司业绩。另外,公司于2017年10月投资了主攻Level3.5自动驾驶技术方案的禾多科技,并与东软集团等多家上市公司合作。

  京山轻机:

  智能制造助力传统主业,京山轻机的业绩有望保持持续增长。控股子公司慧大成是国内领先的机器视觉与智能控制整体方案供应商,专注于智能装备领域,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已经在槟榔生产、电池封装、光伏组件、纸箱制造等领域实现应用。

  关于寒武纪发布两款AI产品 哪些AI概念股值得关注?的介绍就到这里了,从寒武纪的合作伙伴中大家可以找到最受益的个股:中科曙光和科大讯飞,大家可重点关注,想了解股市内容,尽在爱提网。

  相关文章

  ai人工智能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港股人工智能概念股有哪些?

  人工智能次新股走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