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在2015年的表现犹如过山车般刺激。2015年年初央行的降息降准被认为是为救市,然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进入年中随着股市的暴跌、央行的第四次降准降息以及2万亿养老金的入市,一系列看上去对楼市利好的政策和事件频频上演,但是作用有限。那么中国楼市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表现会如何?
空置率高低之争难休
IMF提供的“10亿平方米”的空置面积数据,其准确性如何?有关方面说法不一。
西南财经大学去年年中发布的一份关于城镇住房空置率的调研报告提出,我国有大量城镇住房处于闲置状态。2013年我国城镇住宅市场的整体空置率达22.4%。据此估算,全国城镇空置房为4898万套。我国的住房空置率已高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但许多业内人士及学者分析认为,IMF报告观点因样本选择、数据采集、调查方式等主客观原因估算有偏差。
以中国房协副会长任志强等为代表的业界人士根据住宅竣工数量推算认为,1998年以来,城镇新增家庭住房户数超过了新建住房套数,因此“绝不可能有5000万套或更多空置”,我国城镇地区的空置率也不太可能超过20%。
“一些区域密密麻麻耸立着高楼而没人住的情况确实存在。”杭州市民李先生的观察得到很多人的响应。不过很多购房者都发出疑问,这么高的空置,为何在建楼房仍旧那么多?难道开发商不知道这些情况?
“房屋空置有多种情况,也和观察者所处时间节点、出发点有很大关系。”杭州一家本土房企负责人认为,单纯说空置率意义不大,关键要看城市之间、区域内部的商品房供需是否平衡,“除开一些激进的冒险者,多数开发商都对市场做过细致调研,不会闭着眼睛往火坑里跳”。
某些城市“造城”过度是不争事实
事实上,万科、雅居乐等大型房企高管向记者证实,目前其开发的中高端楼盘空置率“相对较高”,“尤以三四线城市和一些北方城市为甚”,鄂尔多斯、惠州、常州等三四线城市的新区人烟稀少。诸多城市大规模兴起的造城运动导致供应严重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
即使是在楼市火爆的上海,已交付使用4年的青浦区某高端楼盘,其空置率也高达20%。记者随机走访的几个市内及郊区的楼盘发现,刚需住房的入住率一般在80%-90%以上;而位于市中心区的中高端楼盘、郊区别墅区的空置率普遍较高。
空置率说明了啥?看一下欧美国家的数据。据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执行所长陈杰教授提供的数据,美国住房空置率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即使美国楼市最差的2007-2008年,租房空置率最高时候也就达到10.7%,自有住房空置率最高只有2.9%。欧洲国家的住房空置率也很低,荷兰、瑞典一般住房空置率只有2%,法国为6%左右,德国约为8%。
显然,一些城市的空置率是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IMF给中国楼市的分析就是:2014年以前开工建设率太高,房地产开工率远高于销售率。
今年以来,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合肥、南京、武汉等城市“地王”频现。笔者认为,今年以来土地市场高溢价、“地王”现象确实在商品住宅市场成交量回暖的市场背景下出现,如果今年市场成交量刚刚反弹就导致开发商在土地市场疯狂拿地,如果这样的“地王”的拿地成为常态,那么,市场可能很快将走向另外一个方向:疯狂之后的市场调整期。
无论何种形式以何种方式让土地市场出现“高溢价”、“地王”现象,笔者认为,在房地产市场仍然还在复苏的市场背景下,土地市场出现“高溢价”、“地王”不是一件好事情。土地市场“高溢价”、“地王”是魔鬼,如果当前土地市场正在酝酿2009-2010年、2013年土地市场复苏的行情,这极有可能是市场走向出现偏差,这或将导致楼市调控政策由当前的“救市”为主的时期转为再度收紧,市场也将再度陷入低迷。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36c5c280ef6c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