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经验的投资者都说,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不过,股市中那么多的银行股,哪家才是值得投资的呢?确实是伤脑筋的问题。在你还在犹豫该选择哪家银行股投资的时候,银行上市潮又来了,你怎么看?
2017年银行股上市寥寥,但在2018年年初,证监会网站连续发布了多家银行招股说明书,一大波银行正在上市的路上。据此,2018年将成为银行密集上市的“大年”。
股票最新资讯称:长沙银行于2018年5月29日成功过会,与上一家成功过会的郑州银行时间上仅相差一周。算上这两家,目前已经有17家银行在排队;其中,11家为2018年登记为预披露的。时隔一年,银行上市潮又双叒叕来了?
目前候场IPO的银行多达17家银行,创下了近两年来的排队新高。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这17家银行中,除了浙商银行之外,其余均为地方性的城商行或者农商行,资产规模较小;一部分为首次IPO,一些则为H股上市后回归A股。
1999年到2003年被称为中国银行上市的先行阶段,五年间仅四家银行登陆A股,分别为浦发、民生、招商、华夏,且这四家银行都为股份制银行。
之后的2006年到2007年出现了银行上市的第一次高潮,交通银行(6.030, 0.05, 0.84%)、建设银行(7.120, 0.07, 0.99%)、中国银行、工商银行(5.670, 0.04, 0.71%),国内五大行中的四位于这两年间上市,并且2006-2007上市银行总家数也达到了9家。
同为国有大行的农业银行(3.580, 0.02, 0.56%)上市时间最晚,直到2010年才完成IPO登陆A股,但同年重庆农商行成为了第一家登陆H股的大陆银行。随后,多家城商行农商行陆续登陆港股,仅仅2013年到2015年登陆H股的城商行农商行数量总和就达7家。
之后是2016年,是历史上单一年份上市银行数量最多的一年。共11家集中在这一年上市,其中8家登陆A股,3家登陆H股。值得一提的是,邮政储蓄银行就是这一年登陆港股的,至此国有巨无霸级别的银行全部完成上市。
与之前的两次银行上市大潮相比,这次拟上市银行类型主要为城商行与农商行,并且出现了三家总资产远低于千亿的银行。综上特点此次银行上市潮更像是上一次2016年银行上市大潮的延续。
根据最新的招股说明书内容,哈尔滨银行拟发行36.66亿股A股,排第一;苏州银行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股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青岛银行发行不超过10亿股A股。
从资产规模看,已实现H股上市的哈尔滨银行遥遥领先,截至2017年上半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到5469.27亿元,是排队银行中最高的;苏州银行与青岛银行的总资产则相差无几,分别以2900.15亿元和2819.76亿元紧随其后。另外,几家银行的资产规模则较少,总资产均未超过2000亿元。
在净利润指标上,哈尔滨银行同样居首位,该行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6.89亿元,另一家H股上市银行青岛银行则排名第二,2017年前6个月共实现净利润12.79亿元。
从资产规模上来看,此次排队上市的银行以中小银行为主,总资产超万亿的仅浙商银行一家。归母净利润分布也较为两极分化,多数银行归母净利润在25亿以下。银行股再度扩容,2018年会成为商业银行IPO数量最多的一年吗?
在A股上市也并非易事。这些银行在上市过程中,都遭到了证监会的仔细询问。
据统计,去年以来,成功上市的9家次新银行和过会的成都银行在发审会“面试”环节共被询问39个问题,平均每家银行需要回答近4个问题。10家银行中,贵阳银行被问及的问题最多,共7个;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无锡银行则相对轻松,每家银行只需回答两个大问题,就拿到了A股的“通行证”。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经营情况、资产质量、关联交易等方面。
对于银行股扎堆上市的现象,金融类公司具备了内源融资的能力,应该把IPO资源更多地向非金融类公司倾斜。如果不加控制,进入IPO排队的银行数量还会不断增加。除非业务模式有创新的银行外,其他业务同质的银行应该从严控制其IPO,让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快速进入股票市场。
银行上市潮来袭,投资者也要理性对待这些上市的银行股。银行股虽然好,但并不是每一只上市的银行股都能给你带来收益。因此,在股票投资的过程中,如何选择优质的股票就看投资者的技巧和策略了。
相关推荐:
银行上市申报预披露更新,银行股投资机会如何?
哈尔滨银行上市了吗?
银行上市收益率下跌,难阻上市公司购买热情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39b85601c1eb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