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循环什么意思?点石智投为你解读

淡水清茶
淡水清茶 2021-05-27 16:59:48
来源:爱提网
要说今年的经济热词,“国内大循环”不得不提。那么,什么是国内大循环?这个国内大循环对中国经济又有什么意义呢?下面点石智投为你提供

国内大循环什么意思?国内大循环就是经济内循环,简单来说就是以后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内生产出来的东西,主要在自己国内消化掉,重新转化为生产力。经济循环主要依靠的就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这些环节,通俗来说就是走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子。

同样的,炒股票也可以实现经济内循环。有闲钱的人把钱拿去炒股票,上市公司通过可转债,定向增发等方式上市融资,股民的资金就会流动起来。如果股市上涨,股民赚了钱,也会增加消费,这就是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内循环的逻辑。

我们知道,现在的国际贸易总是伴随着很多摩擦。在这个大背景下,各路学者对于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下如何转型,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众多思路中,有一个思路逐渐被人重视:那就是要从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转向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也就是注重国内的消费内需,要适度的与经济全球化贸易脱钩。

其实, 通过对世界经济史的研究就会发现,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一个伪命题。很多大国崛起,都是通过保护主义与当时的发达国家处于半隔绝、半脱钩的状态,同时,又与同等发展程度或比自己国家落后的国家建立高密度的经贸关系,由此实现自己国家经济的崛起。

我们中国近代的鸦片战争,就是被迫打开贸易大门的典范。发达国家产量过剩,需要更大的市场,不论你是否同意,人家就要敲开你国家的大门。

这种历史规律揭示出:落后国不可能在与发达国家的深度全球化中实现全面赶超,反而会造成对其深度依附;相反,如果通过适当的保护国内市场,与发达国家之间处于半脱钩的浅度全球化状态,落后大国可以创造一种对国家崛起至关重要的市场空间,以确保在国内市场上有能力创造出新兴工业的核心技术,从而建立在国际上对发达国家的技术、经济领先优势。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当代世界,“出口低端产品并进口高端产品”是“坏贸易”,而“出口高端产品进口低端产品”则是“好贸易”。

而我们现在,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坏贸易逐渐实现好贸易的历史性转变。
事实上,中国市场之大,任何一种产业都可以建立起具有竞争结构的、独立自主的全产业价值链,而打造这种独立自主的全产业价值链正是国内大循环发展战略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那么,之前我们采取的是怎样的经济政策呢?大体可以称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由于具有世界上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处于“垫底”的地位。以廉价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高端产业把控在人家手里,低端产业陷入价格竞争,这让中国长期处于工人和农民实际收入停滞的“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因为上流在人家手里,下流恶性竞争,中流完全架空,国内没有什么好的投资项目,能投钱的就只剩股市和房产。反而助长了房地产业的投机活动,加剧社会矛盾。

长此以往,国内缺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富人阶层把大量资金挥霍在奢侈品的消费上,以至于还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的中国竟然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占全球市场份额25%以上。

所以,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我们做出了战略调整,借鉴英美的经验,逐步实现从“国际大循环”到“国内大循环”的转变。

专家指出,做到国内大循环,就是要把注意力转向“内部改善”,经过若干年的调整和准备,对外抛弃出口导向型经济;大力保护民族产业与国内市场;减缓引进挤压我国民族企业市场空间和转型升级空间的外国直接投资;使用美元储备回购部分外资企业;选取适当时机就世贸条约中不利于我国的部分条款重新谈判;大力支持我国高端产品出口的发展,对内则以给工人农民的收入增长、开发中西部和振兴高质量生产活动为三大引擎;通过高质量生产活动和低廉工业制成品相互配合,实现国内经济的平衡发展,从而带动中西部城市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抓住未来二三十年内将要爆发的纳米、生物电子 、新能源为代表的第六次技术革命的机遇,大力推进以产业技术化为核心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实施主权信贷并实现工业中心向中西部偏移。

简单来说,增加百姓收入、中西部城市化、增加就业、创新型国家,这些关键词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