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富裕,随之也会把更多的钱存入银行,所以银行的一举一动都会得到广大网友的热切关注,最近一段时间,银行加息成了人们的谈资,具体情况如何?随小编来看一下。
在美联储隔夜如期加息后,中国央行亦温和“加息”,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5个基点,为今年三月来首次。那么,对于此次 央行 跟随“加息”,机构如何解读,对债券市场有何影响,未来基准利率是否会上调?一文为你解读!
央行温和“加息”,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5个基点
央行今日开展500亿逆回购和2880亿MLF操作,中标利率较此前上调5个基点。
央行公告称,为对冲税期和月内 MLF 到期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季节性流动性需求,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自开展逆回购操作500亿元,同时开展 MLF 操作2880亿元。其中,300亿7天、200亿28天逆回购、2880亿1年期 MLF 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5%、2.8%,3.25%,均较上次上调5个基点。
隔夜美联储一如预期加息25个基点至至1.25%-1.5%,完成美联储年内第三次加息目标,美联储同时维持2018年加息三次的预测不变。香港金管局今晨也跟随加息,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75%。
央行 :公开市场利率上行反应供求,也是美联储加息正常反应
人民银行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表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通过 央行 招标、交易对手投标产生的,本身就是市场化的利率。岁末年初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强,公开市场操作投标倍数较高,利率随行就市上行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同时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此次 央行 逆回购、 MLF 利率上行幅度小于市场预期,但客观上仍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和扩张广义信贷,对控制宏观杠杆率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实际上,无论是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还是 人民银行 过去长达二十年的公开市场操作,大部分时间中标利率都是动态变化的。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能体现市场供求有上有下,会造成市场套利和定价扭曲。目前货币市场利率显著高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可适度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助于修复市场扭曲,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该负责人还表示,考虑到岁末年初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增强, 人民银行 将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障银行体系合理的季节性流动性需求。去年10月底以来 人民银行 已通过28天期、2个月期逆回购提供了8700亿元跨年资金,随着年末临近将合理搭配7天期、14天期逆回购等品种继续提供跨年资金。同时,在12月6日续作1880亿元 MLF 基础上,12月14日再开展2880亿元1年期 MLF 操作,对冲月内到期后加量投放1010亿元流动性,显著高于11月份80亿元的增量。
此外,去年12月份财政因素将净供给流动性超过1万亿元,今年初普惠金融降准措施落地将释放长期流动性3000亿元左右。对于2018年春节前主要商业银行因现金大量投放而产生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 也已作了安排。总的来看,银行体系跨年、跨春节流动性供应是有保障的。
机构解读:加息幅度低于预期,央妈爱意满满
中信证券明明认为,本次上调5BP信号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其表示,本周以来, 央行 在去年11月底持续完全对冲或净回笼后重启流动性净投放,截至昨日已累计净投放1200亿元。 央行 今日开展大额续作 MLF 的背景下开展逆回购净回笼对冲,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中性适度。预计央行考虑对冲月中企业缴税、银行缴准因素将对银行体系流动性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提高政策利率引发的短端利率上行压力, 央行 或将在未来开展流动性投放以维持短期资金面平稳。
考虑到年末来临,跨年等长期资金需求较强,且年底MPA考核在即, 央行 提前超额续作 MLF ,为市场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当日, 央行 跟随美联储加息并顺势提前续作本周六到期的1870亿元1年期 MLF ,在年末时点向市场补充中长期流动性。从量上看,本次 央行 延续前月超量续作,满足市场对长期资金的需求。2017年12月14日, 央行 开展2880亿元一年期 MLF 操作,对冲周六1870亿元1年期 MLF 到期,当月释放1010亿元中长期资金。从价上看,本次1年期 MLF 操作利率上调5BP至3.25%,随行就市缩小政策利率与当前长端利率的差距,增强对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
兴业研究宏观团队称,央行 “加息”5bp稍显意外。美国加息靴子落地后, 中国央行 调高逆回购和MLF利率5bp。而在2017年2月和3月,逆回购利率的上调幅度均为10bp。加息幅度收窄是人民币贬值压力收窄、金融机构广义信贷扩张放缓、国内经济温和放缓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货币市场利率已经显著高于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利率,且 央行 表示将在岁末年初保障银行体系合理的季节性流动性需求,预计逆回购利率上调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冲击相对有限。
国君宏观花长春、解运亮认为,在国内经济韧性强、外围货币逐步收紧背景下,中国政策利率上调是大势所趋。但是加息幅度小于市场预期, 央行 呵护市场意图明显。总体看, 央行 小幅加息使市场久悬之心落地,爱意满满。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认为, 央行本次有别于前两次10BP,选择仅提高5BP政策利率是我们判断的央行加息两个逻辑的折中方案。 央行 的货币政策执行要观察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采用折中方案的小幅加息明显更加稳妥。
央行 研究局前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上行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从幅度来看,上行幅度仅5个基点仍小于市场预期,其信号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对市场影响有限。此次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略有上行但没有上调存炒股基准利率,一方面可释放继续去杠杆、防风险的信号,避免市场主体形成长期低利率预期,抑制有政府担保或隐性担保的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扩张广义信贷的冒险行为,这有助于控制宏观杠杆率;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了经济运行仍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总体还是把握了稳增长、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风险的平衡。
马骏认为,利用美联储加息之机允许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适度上行,可向国际市场释放货币政策协调、稳定中美利差之意,特别是警告海外做空力量, 央行随时有准备应对的措施。
九州证券邓海清则表示,尽管 中国央行 对于利率的修复是必须的,这可以避免新的“堰塞湖”产生。但是, 中国央行 没有必要亦步亦趋,应该是以国内基本面和监管政策为选择,而不是留下燕塞湖后,被动跟随外部 央行 的操作去修复。 中国央行 选择在当前经济下行阶段、监管等政策频出的时间点重启加息,加息时间点“值得商榷”。
未来基准利率是否有必要上调?
中信证券 明明认为,今年,在稳增长和去杠杆目标保持不变的背景下,放量和加价的“量价分离”的政策组合仍将延续。
若今年国内CPI如约回升至3%左右的水平,当前1.5%的存款基准利率处于十分低的水平,在当前银行存款来源萎缩、负债端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提高存款基准利率有助于银行增强吸储能力,缓解负债荒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了现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过快上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炒股利率不宜再做提升。央行 可能对存炒股基准利率进行非对称加息,即提高存款基准利率同时保持炒股基准利率处于当前水平。
海通证券姜超认为, 中国央行 跟随美国加息的必要性不大。
姜超认为,整体来看,当前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已大幅减小, 央行 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容忍度在提高,中美利差也处于历史高位, 中国央行 货币政策受到外部汇率因素的牵制较小。从内部看,今年以来决定金融市场和实体利率的关键因素是基础货币的供给数量,而不是逆回购、 MLF 利率等基础货币供给的价格。 央行 控制基础货币增量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利率已大幅走高, 央行 上调逆回购等短端利率,也只是顺势而为,但可能会加剧金融市场的紧张和调整,弊大于利。未来短端更应该关注基础货币供给数量和 央行 比较关注的DR007利率的走势,其传递的货币政策信号意义更强。随着去杠杆的推进,国内金融市场利率已大幅走高,实体炒股利率也在缓慢上浮,再加上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会对经济构成一定的下行压力,上调存炒股基准利率已显得滞后。而存炒股基准利率的上调会进一步推升银行负债端 成本 ,加剧金融市场的震荡和实体经济的下行压力。所以短期来看, 中国央行 跟随美国加息的必要性并不大。
李迅雷认为,年内 中国央行 应该不会加息。
李迅雷表示,今年美联储若加息三次,则会给我国 央行 带来加息压力。中美经济增长和复苏的不同步性,导致两国货币政策的方向与步调并不一致。美联储从2015年底开始进入加息周期,而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从2014年底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两国经济走势以及货币政策的不同节奏使得人民币对美元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欧元区和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也存在加速退出的倾向。
公开市场“加息”,债市影响几何?
央行 温和加息后,国内债市表现稳定,国债期货走高,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小幅下行。
国君宏观花长春团队认为,利空出尽,债市短期修复可期。前期在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下,货币市场利率和国债收益率上涨较多,已出现超调,当下各种利空出尽,再考虑到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或受环保限产影响而小幅下行、资管新规过渡期或延长等利好因素,预计国债收益率将修复性回落,短期债市面临交易性机会,明年一季度或是国债收益率回落最好时点,但不会出现趋势性回落。
华泰宏观认为,利率倒U型右拐点未至,维持债券四季度审慎观点。目前,我们依然维持利率倒U型走势的判断,我们认为右侧拐点未至,债券仍处于慢牛前夜。利率右侧拐点的窗口期可能在今 年的一季度,但需要根据以下四大信号综合判断利率倒U 型的右侧拐点:1)经济基本面回落 2) 央行 采取定向降准 3)抵押补充炒股PSL放量4)银监会2017 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提及的相关监管政策的落地。
中信证券 明明表示,考虑到此次加息5BP后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表现了 央行 对资金面的呵护,另一方面显示 央行 日后或将采取小布快走的政策利率调整方式,未来将参考美联储加息、更加频繁地调整公开市场利率。随着加息落地,流动性投放增加,债市近期将有所回暖。目前仍坚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3.8%-4%中枢区间的判断不变。
九州证券 邓海清认为,今年最好、最确定性投资机会是利率债,当前债市的唯一制约债券的因素是监管落地。当前的债券市场正处于第二阶段“负债- 资产 再平衡切换进程”的尾声,经历资产负债再平衡之后,未来“负债荒”将逐渐缓解,同时长期来看投资债券资金成本系统性下降的情况下,债券市场重迎牛市、且下行空间被深化。目前来看,债券市场由熊转牛存在两种路径:
(1)经济下滑得到数据验证,导致金融去杠杆措施软着陆,债券市场配置价值转为为趋势性机会;(2)从长期来看,监管政策对债券市场冲击的逐步结束,债券需求端将由表外转向表内,一方面银行体系投资债券的资金成本将系统性下降,另一方面资产端,企业层面打破刚性兑付,带动融资需求系统性收缩,推动债券市场“由熊转牛”。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讲解的央行温和加息最新消息,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你有更多关于央行温和加息相关的疑问,想获得更多解答,欢迎关注爱提网。
更多推荐:
燕郊房价高空跳水,二手房成交量创新低
美国税改对股市有何影响?
A股进入价值投资新时代,蓝筹白马行情明年还能持续吗?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442f097febb3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