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国的银行一直在处于变动之中,不仅如此,最近中小型银行频出不穷,而有的银行为了自己银行的融资都进行了委外投资,但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银行委外投资是什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委外投资孕育于投资能力弱的银行
我们认为银行委外运作的依赖程度和银行自身投资能力有关,“负债强、资产弱”的银行机构最容易产生委外投资。最初中小银行从事资产管理业务时,由于其资产配置能力有限,选择了委托其他银行进行投资,而在传统信贷业务越来越难挣钱之后,中小银行将更多精力放到了委外业务上。委外投资按资金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的理财资金,另一类是银行的自营资金。
委外投资方向从债券转向逐渐多样化
委外资金最初主要投资债券,2016年由于债券到期收益率不断下行,委外资金的预期收益率必须通过债券加杠杆才能实现。2016年四季度由于央行采用缩短放长的方式去化债市的杠杆,采用搏杠杆无法获得更高收益。委外资金开始选择多策略,目前债券占比仍处绝对主导,但是在债券比重略降的情况下,量化、权益、打新产品、商品、FOF也都成为了委外资金的投资方向。权益类投资逐渐增多,资产一般配置90%债券+10%股票,但也有采用其他比例的,股票比例大致5%至30%,也有多策略投资会配置商品。委外投资还会投资打新基金,打新基金会配置底仓,即股票。
委外投资规模在10万亿左右,90%是债券投资
我们从三个角度分析了委托投资规模。(1)受托方角度,主要从基金公司和子公司一对一专户,券商定向资管计划,扣除通道业务来测算。(2)委托方角度,主要从银行表内、表外两个指标选取代表性公司进行全市场估算。(3)理财资金角度,主要通过我们的微观调研。三种方法结果大致相同,我们认为委外投资规模在10万亿左右,其中10%投资于股票市场,90%投资于债券市场。
委外投资面临赎回压力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银行同业存单和理财发行规模扩张较快,为委外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今年初应是委外投资规模最高峰。我们理解当前委外面临赎回压力主要不是指未到期赎回,而是到期不续作,一方面在预期政策对债市继续扰动的情况下,银行有意愿赎回委外以避免进一步浮亏;同时监管规则趋严,同业存单和银行理财的未来增量受限,因而银行有意愿主动压缩其资产端,委外赎回相比压缩其他资产更容易。 从去年委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张来看,未来委外到期不续作的压力还会不断增大,这会对股票和债券市场形成进一步冲击。
委外投资向何处去?
近期一系列新规体现了监管层“打破刚兑”和“杜绝套利”的监管思路。未来随着上述监管思路细则的逐步出台和最终落实,银行理财产品的刚兑优势将最终消失,这意味着现有的委外投资的模式也将面临转型。委外投资向何处去?一是未来商业银行应尽量回归渠道化,作为公募基金的销售渠道赚取费用盈利。二是理财产品还可以转型为FOF直接购买基金。成立FOF一来不违反对嵌套的规定,商业银行也可以直接通过基金公司就看到底层资产投向。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银行委外投资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了。从去年委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张来看,未来委外到期不续作的压力还会不断增大,这会对股票和债券市场形成进一步冲击。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银行股的投资内容请多多关注爱提网。
相关推荐:
银行板块股票最新资讯:自昨起涨幅超3%
银行板块股票有哪些?银行股票大盘点
12家上市银行公布2017业绩快报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4e4ab42013af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