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前后密集出台的政策调控下,近日楼市开始逐步恢复理性。上周,住建部发布通知严查9类违规销售行为,本轮调控再次升级。而本周,接踵而至的“成都市全市商品房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让开发商们狠狠捏了一把汗。
上周住建部发布通知严查9类违规销售行为,此次严打的广告宣传主要包括: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和广告、散布涨价信息哄抬房价、未取得预售许可证销售商品房、以认购、预订、排号、发卡等方式收费、捂盘惜售或者变相囤积房源、商品房销售不予明码标价、伪造购房信息等行为、捆绑搭售或者附加条件等以及销售过程中出现一房二卖。
一夜之间楼市行情似乎“变了天”。锐理君发现,成都电梯轿箱内的房地产广告几乎全部撤下,户外房地产广告也或多或少打了“补丁”遮住违规字眼,广告公司连夜撤换广告,开发企业紧急自查自检……
2016年已经进入倒数阶段,楼市管控严格以后,对开发商而言,拿预售证的门槛高了节奏变慢了。想要做广告推广已经不能按照之前那一套粗俗逻辑来执行,更别说收取定金,备案签约这些后续的事情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地产人更需要去找到一条新的营销思路。
多轮调控后市场回归理性 价格逐步企稳
从全国市场来看,楼市调控新政出台后,10月1日起,新增客源量、新增房源量、合同签订量、带看量等,和政策出台前相比均有明显回落,市场逐步回归理性。预计进入四季度后,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交易量都将下滑,房价涨幅也将逐步缩小,并逐步企稳。
而政策收紧带来的变化,已经清晰地体现在成交方面。一项公开数据显示,在今年国庆节期间,各地楼市成交“应声下跌”,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
该组数据显示,北京在国庆节期间的成交量仅2.4万平方米,环比大跌92%。此外,上海、南京、苏州、宁波等热点城市,成交环比跌幅也在55%~70%之间。
而从总体来看,在国庆节期间,一线城市成交量为49.6万平方米,环比跌幅达到50%;南京、济南、杭州等16个二线代表城市成交量为197.6万平方米,环比下滑49%;东莞、惠州等5个三线城市成交量为43.2万平方米,环比下跌39%。专家预测,楼市即将迎来新一轮调整期。
成都政策:对真实置业需求及刚需影响较小
此轮成都楼市调控政策主要包括《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四川省商业性个人住房炒股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方案》两部分。
锐理分析认为,《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实质是主要针对成都楼市开发商的非理性价格调价和投机客户,针对购房者真实的置业需求影响较小;而《四川省商业性个人住房炒股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方案》实质是针对高端改善客户的去杠杆,对改善产品的销量或造成一定影响,对刚需影响较小。
锐理还认为,成都此轮调控核心是控制价格,因此短期内将出现量跌价稳的特征,如果不能实现此目的,政府将进一步出台加码政策。
在前期市场暴涨阶段,开发商多选择跑量出货,因此对资金回现要求低,短期内多会选择观望态度。此轮政策对刚需、刚改客户购买力实际上影响较弱,更多是对购房心理影响,导致其观望情绪加重,高端改善客户购房成本提升,决策周期延长,而投机客户被挤出。
锐理观点:未来成都楼市仍有发展空间
目前,成都作为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城市,常住人口为1429.8万人,城市经济总量为10056亿元,二产总量为4723.5亿元,三产总量为5704.5亿元,城市人均年收入为33476元,房价收入比为11,将以上数据带入带入“锐理城市楼市走势分析模型体系”进行测算后发现,成都的城市市场容量需求打分为43分,处于“次强需求等级”。
“次强需求等级”这类型城市因为其城市辐射能力,或因为其自身的产业造血机制,或因为国家政策支撑,未来楼市具备较大的需求空间,具备发展潜力及成长空间。
因此,对于成都后市发展趋势,锐理认为,由于成都城市价值具备高度成长性,因此虽然有调控政策存在,但是从长期看,成都仍然具有价格潜力,同时未来区域将进一步分化。
锐理战略研究中心总经理郭洁表示,之前,成都楼市出现了“不均衡”状态,南门板块改善性住房涨幅明显。“由于外地投资客涌入和本地恐慌情绪释放相叠加,部分楼盘的涨幅已明显超出合理的范围。接下来,成都楼市仍有发展空间,影响后市因素依次为区位、板块以及产品。”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5f6269743e09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