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如何摘牌?摘牌原因有哪些?

佚名
佚名 2017-12-14 13:44:12
来源:爱提网

  最近有很多新三板企业被强制性的摘牌,这股风潮目前已经发展成什么势头了呢?新三板如何摘牌?这些问题都是股民非常关心的,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就在2016年,新三板市场还是一副完全不同的景象。但从2017年全年的情况来看,整个下半年,被强制性摘牌的企业比上半年要多出不少,形成了年底的一股摘牌潮。从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总量和退市的企业数量对比来看,新三板退市率上升速度太快了,从年初的1%已经到了5.7%,这样的比例都快要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退市率水平了。

  除了已经摘牌的102家公司外,记者注意到,还有一大批公司正在前往摘牌的路上。据不完全统计,4月下旬至今,起码有33家公司发布了拟摘牌公告。而转板上市无疑是市场传统认识里,这些公司离开新三板的最大诱因之一。

  “新三板现阶段流动性不足,活跃程度相对较低,对企业的困扰是多方面的。”一家西部地区的摘牌公司董秘告诉记者,在现有的股票市场环境下,新三板企业股票定价不充分不合理,不但会影响到企业的品牌效应,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企业融资。比如在找银行信誉,或者做股权质押时,新三板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待遇完全不一样。

  这名董秘还称,新三板融资多是以定增方式实现的,有时难免遇到比较强势和苛刻的投资机构,而上市公司不但炒股更容易,还可以直接在二级市场融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企业都会优先选择上市。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起码从今年的数据来看,有IPO计划或者被并购的摘牌企业比重明显偏低。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今年的102家摘牌公司中,因被并购导致摘牌的仅有11例,占比10.78%;明确在公告中表示出有IPO计划的企业有19家;另外还有3家企业已成功登陆A股。也就是说,直接、间接或有意去A股的仅有33家企业,占比32.3%。

  回顾2014年,16家摘牌企业中,有12家是被并购的,1家是转板,直接或者间接去A股的比例达到了81.25%。2015年,这一比例也有66.67%。而在2016年,这一比例下滑到了32.14%。就今年而言,目前32.3%的“转板”摘牌比例显然是比较低的。这或许从另一方面说明,位于分母端中的摘牌企业,其摘牌原因已经开始趋向多样化。

  “从财务数据可以看出,摘牌企业中有些并不具备IPO条件。”某投行人士告诉记者,此外,一些拟IPO的企业选择主动摘牌,可以避开年报披露,减少与IPO申报材料的信息冲突,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优秀企业会集中在上半年选择摘牌的原因之一。

  看完上面这篇文章,大家知道新三板如何摘牌了吗?摘牌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最常见的还是那些被摘牌的企业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原因,建议大家在投资前期多做参考。更多相关素材请在爱提网进行搜索。

  推荐阅读:

  新三板强制摘牌原因分析

  新三板退市条件有哪些?

  新三板退市阵容扩大,除了ipo还有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