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天津康婷生物医学研究院《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功能微囊泡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的临床前研究项目成果发布会暨康婷集团“产、学、研、医”一体化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签约仪式》隆重举行,天津市西青区政府副区长庞铁强、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党委书记黄亚楼、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李彤、南开大学科研部部长孔德领、康婷集团董事长刘小兵、康婷集团总裁杨琪、康汇医院院长李玉明等领导及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天津康婷董事长刘小兵指出,天津康婷坚持以“专注健康、关爱生命、造福人类”为使命,积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未来,康婷集团将进一步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统筹合作机构资源,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不断完善集团大健康产业版图,力争为更多受健康问题困扰的群体带来福音。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党委书记黄亚楼表示,联合研究院承载着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引育的重要使命。成立以来,联合研究院先后建立了涵盖药物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等多个技术支撑平台,多次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今后,联合研究院将进一步整合、协调各方资源优势,全面贯彻落实联合研究院职责定位,切实推动康婷集团众多科研项目的临床转化。
随后,会议成果发布环节以视频形式呈现,通过阐述该项目的研究背景,与会人员进一步认识到间充质干细胞源功能性微囊泡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及控制炎症反应水平等良好功效,并可作为负载药物和外源性核酸类物质的天然载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实际出发,脓毒血症作为一类因个体免疫反应失调并引起全身性高水平炎症反应的危重疾病,每年导致约600万病患死亡,而因疗效不明显或治疗副作用过大等原因,目前针对脓毒血症的治疗手段较为欠缺。为此,天津康婷生物医学研究院聚焦于探索各类功能性微囊泡用于治疗脓毒血症等疾病的可能。研究发现,在细胞和小动物脓毒血症模型中,IL-6、IL-8、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提升,经微囊泡治疗24小时后,上述炎症因子的表达上调得到了抑制。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临床应用转化,研究人员探究了间充质干细胞源功能性微囊泡对于非人灵长类动物食蟹猴的治疗效果。
将食蟹猴分为空白对照组、脓毒血症模型组、低/高剂量诱导型间充质干细胞源功能微囊泡治疗组、诱导型间充质干细胞源功能微囊泡预保护组、普通间充质干细胞源功能微囊泡治疗组并展开实验后,通过对血常规、肝/肾功能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等多项脓毒血症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检测,研究人员发现多个实施了功能微囊泡治疗或预防组别的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例如,炎症因子IL-6、TNF-α、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等关键指标,在脓毒血症模型组中检测到显著升高;经高剂量诱导型功能微囊泡给药6小时后,检测结果显示IL-6水平降低23.3%,TNF-α水平均降低14.8%;给药24小时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36.49%,D-二聚体水平降低23.47%,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此外,对食蟹猴的长期健康监测结果表明,功能微囊泡安全性良好,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这些有说服力的数据,既是康婷集团强大科研实力的真实体现,也是其科研人员日复一日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
成果发布结束后,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文卿、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事业发展部负责人闫凌州先后以《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及各方合作在临床试验方面的优势》及《联合研究院在服务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为主题作特邀报告,他们共同阐述了当下临床诊疗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并重点强调了“产、学、研、医”多层面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6c9afa889119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