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有些股频繁遭受做空,其中有新秀丽、港股。那么朋友们该问了,新秀丽遭做空?港股为什么频繁遭做空呢?一切事情的发生必然有它的因果,这两者也不例外,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去寻找这因果,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新秀丽遭做空怎么回事
著名箱包品牌新秀丽股价开始下跌,随后新秀丽紧急停牌。据新秀丽公告介绍,公司为全球最大的旅游行李箱公司,拥有逾100年悠久历史,主要有新秀丽、American Tourister等自有及获授权的品牌。5月24日早间,香港股市的沽空基金Blue Orca发布做空报告新秀丽遭做空,称港股上市公司新秀丽(1910.HK)的每股价值为17.59港元。
当天上午10时30分之后,新秀丽股价开始下跌,不到一个小时股价跌至谷底新秀丽遭做空,最低报29.9港元/股。随即在上午11时18分起,新秀丽紧急停牌。数据显示,截至当日收盘,新秀丽股价报30.7港元/股,较前一日跌幅9.84%,每股下跌3.35港元。24日下午,新秀丽发布短暂停牌公告称新秀丽遭做空,公司已于2018年5月24日上午11时18分起于港交所主板短暂停止买卖,以待发布关于对本公司含有指控的报告进一步澄清公告。
新秀丽为什么遭做空
新秀丽遭做空。新秀丽国际有限公司股价周四下跌至9个月低点,因此前一家卖空者发布了一份报告,称这家全球最大的箱包制造商存在可疑的会计操作和公司治理不佳。Blue Orca Capital表示,Tumi品牌的所有者通过债务推动的收购隐瞒了增长放缓,并采用会计方法来控制收益并扩大利润率。
“新秀丽是一个伪装成高级奢侈品牌的中级品牌。”做空者在报告中说,“新秀丽与中端品牌同行相提并论更加明智。”一位高管以匿名的方式通过电话告诉路透社,市值56亿美元的新秀丽公司要求暂停股票交易,等待关于此事的声明,并且此时不会做进一步评论。新秀丽的发言人没有回复征求意见的电子邮件或电话。
有没有觉得今年被做空机构狙击的港股公司特别多?
或许是因为去年开始的港股行情,让这个市场的一举一动都被媒体关注并放大。最近似乎隔三差五就会爆出有港股公司被做空机构盯上,然后,闪崩。从年尾年初两次遇袭的中国宏桥,到沽空报告发布后暴跌90%的辉山乳业,当然也包括被袭击后坚强地“爬起来”的丰盛控股。而最近的案例则是大白马瑞声科技和科网股主力品种科通芯城。港股投资者紧张的几乎杯弓蛇影,这边厢做空机构才刚刚发个报告的preview,那边厢股价干脆利落的就跪了(例如瑞声科技在5月11日早间11%的跌幅)。
为什么港股更容易出现伪造财务状况的公司呢?
首先,这与港股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长期存在地域和文化上的割裂有关。从地域上来说,大部分港股上市公司的业务在内地,而投资者却主要来自海外或是香港本地,因此无论是实地调研还是与管理层互动都隔了一层障碍。不少投资者或是海外机构的研究员,一年到头只有在开股东大会和定期报告发布会的时候才会见到公司管理层,哪里像A股的卖方研究员,恨不得天天和公司泡在一起,而投资经理也时不时就要去公司考察一圈。
而这又涉及到第二个层面的问题,即文化差异。对于欧美投资者来说,对公司默认采取信任的态度,会先行采纳公司发布的数据和言论作为投资依据。但一旦发现公司造假或是有造假嫌疑,则会毫不留情的抛弃它。而A股则不然,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并不会直接相信上市公司说的话,而会通过各种手段去验证。但反过来说,即便上市公司造假被发现,游资和散户也只有“七秒钟的记忆”——因为到目前为止,A股上市公司还具有很强的筹码价值。
因此对于港股上市公司来说,造假的前期成本较低,海外资金很难也没有意识去检查,但一旦被做空机构发现并指出之后,会遭到这些资金的坚定抛售。当然,在内地投资者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港股市场之后,事情正在逐步起变化。
越来越多的内地券商开始覆盖港股上市公司,更多的研究报告和实地调研增加了上市公司营运情况的透明性,同时也提高了公司的造假成本。而当做空事件发生时,例如在瑞声科技的案例中,内地很多券商也在第一时间发布报告对事实进行澄清,从而帮助港股通投资者摆脱恐慌情绪。
其次,这与港股的披露制度也不无关系。
由于港交所不强制披露季报,且对年报和半年报中披露的内容也限制较少,因此很多公司只披露最低限额的内容,连半个字都不肯多说。很多公司报告中的报表附注非常简单,很多会计项目都可以不作披露,而主要的附注经常因为缺乏明细无法深究。
举例来说,雨润食品(1068.HK)上市公司的年报会计报表部分才70页,但其大陆全资子公司南京雨润的报表部分就有107页。因此对于很多的会计科目,大陆子公司的披露要详细得多,香港上市公司往往是一笔带过。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方面想要在报表上动手脚并非难事,而投资者通过搭建详尽的财务模型来树立对公司的信心却很难。最后,港股的部分白马公司确实出现了高估的情况,而为了维持这种估值,各种故事和期待应运而生,这给做空机构提供了把柄。
还是拿瑞声科技为例,作为被苹果认证和承认的供应商,瑞声科技的技术是经过考验的,其在产业链里面的位置,也是无法造假的。因此做空机构并不像对待辉山乳业那样直接判瑞声死刑,而是声称其利润率必然要回归至行业平均水平,并列举一些事例,譬如公司利用关联方夸大和平滑利润率,以及违反苹果的劳工准则等等。
上市公司利用一些财务手段平滑利润,这在世界各国都是司空见惯的,为什么瑞声就应声大跌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估值在前期大幅上涨后,已经大幅高于历史均值,因此经不起质疑和抱团资金的松动。
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去年以来港股市场上做空机构的活跃,必然性大于偶然性。这其中有投资者和市场制度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公司的问题。
投资者应该对所谓的“白马股”和“热门股”做好细致的基本面研究工作。毕竟与散户和游资比例高、做空工具匮乏的A股不同,港股市场一旦凶险起来,“分分钟教你做人”
投资者们在看过小编的这篇文章后应该有所警觉,我们手中的资金毕竟不如市场所拥有的,经不起高风险,所以大家还是要小心为上,希望小编的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以帮助。想了解更多的股票资讯?赶紧来我们爱提网吧!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同股不同权是什么?港交所为什么重新推举同股不同权?
港交所IPO同股不同权新规的要求是什么?
港股打新不再稳赚不赔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6e74b3b0f21f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