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连遭股东减持,难过年关!最近永辉超市大宗交易频现,这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股股价的走势。12月13日、14日,永辉超市连续两天出现在大宗交易平台,导致了有很多的股东减持,那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永辉超市连遭股东减持
12月17日晚间,永辉超市(601933)就腾讯受让公司5%股份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报告书显示,出让方公司实控人张轩松、张轩宁计划未来12个月内,继续减持公司不超1.7亿股股份;受让方腾讯没有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公司股份的计划。
13日的大宗交易为该公司发起人股东张枝龙的减持行为,其持股的成本仅为0.1元/股。值得关注的是,14日出现的大宗交易则是公司某自然人发起人股东的买入行为。
令市场惊叹不已的是,13日出现的大宗交易,均价为21.1元/股。由此,张枝龙每股获利高达21元,整个交易仅个税就需缴纳9584.4万元。
在此前的11月21日,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公司CEO张轩宁和福建汇银投资分别增持和减持公司股份1088.9万股,其中张轩宁接手的股票成交价为20.58元/股,耗资2.24亿元。
从二级市场来看,永辉超市自今年5月下旬以来,走出了“高台跳水”的行情,目前股价仅在23元左右,离20.11元的历史低位仅一步之遥。
大本营”将首现关闭门店
2010年年末上市至今,大部分的行业分析师都给予永辉超市“高估值”、“增持”等评级。
永辉超市也常借用各家机构的分析报告称,2010年年末上市以来,永辉超市凭借其“生鲜产品超市”的经营特色以及轻资产快速扩张带来的净利润快速增长等两大卖点,上市后迅速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一度被誉为是A股市场上最优质的超市之一,获得“苏宁第二”的称号。
因此,永辉超市被众多的基金热棒。但是从公司今年发布的三季报来看,公司股东博时基金持有公司的超过3500万股股份已经全部被抛售,而此前博时基金连续七个季度位列公司基金机构持股名单的榜首。
同时,多家机构与博时基金一样都退出了永辉超市。
“这么多机构资金外逃,是因为永辉超市在这两年进行的‘疯狂扩张战略’导致公司利润严重下滑。”长江证券分析师表示。
“疯狂扩张战略”也导致了永辉超市的店面难以支撑。
12月19日,《海峡都市报》报道称,在永辉超市的福州“大本营”,受当前客流量不足以及店租上涨等多个因素影响,加上租期将至,永辉超市台江中平店将于明年上半年关闭,这将是永辉超市在福州五城区关闭的首家门店。
不仅如此,据永辉超市台江中平店高层表示,经营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的永辉超市国棉店的物业租赁合同也将在两三年内到期,届时关店也将不可避免。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永辉超市连遭股东减持,难过年关的相关内容了,对此,永辉超市董秘张经仪对本报记者坦言,商业零售业今年上半年比较困难,下半年主要依赖政策的导向,目前公司处于高速扩张期,成本费用有一定压力。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股票投资的内容请多多关注爱提网,
相关推荐:
新能源汽车补贴新规—买车必读
2017海博会落幕,中国挣了多少钱?
贾跃亭最新消息-10亿融资出任FF全球CEO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74a7ed93dc22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