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股市新手或资深股民都应该学会几招以备不时之需,通过数据分析去找到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操作方法思路,还是有必要的,那么接下来让咱们一起学习下港股如何打新股的新思路吧。
新股是投资者接触上市公司的第一步。近期数据看,A股新股必赚的惯例依旧,但新股中签率只介乎0.014%至0.029%之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有说法中国夫妇生双胞胎的概率是1.1%,生三胞胎概率是0.0126%——换言之A股中签难度大概介乎于生三胞胎和双胞胎之间。当然孩子十个月只能生一次,新股一年可以打数十上百次,命中率相对会高一点。
首先了解港股打新的机制和模式:
香港上市实行注册制,公司满足上市条件,通过港交所对于财务以及运营的提问后,只要不出什么篓子,基本都能够顺利在香港挂牌。
与此同时,香港上市也没有市盈率限制。只要有投资者买单,理论上招股价可以高到天际。比如美图秀秀的母公司美图(1357.HK)是通过满足市值和收入要求申请,所以即使亏损也能上市,市盈率根本无法估算。
相反,国内IPO有最高23倍市盈率的限制,企业盈利强如腾讯或阿里巴巴,回到A股也只能以23倍招股。
有得必有失,香港上市更容易和开放,从投资角度就没A股那么简单粗暴了。一个不小心公司定价过高,开盘后低开下跌十分普遍。
综合沪深和港股上市制度的影响,各有优劣:
截至7月27日,今年香港公开市场一共有76只新股供投资者认购。按照1%的认购成本(认购成功才会收取),首日亏损的有29只,盈利的有48只。最高盈利翻了1.5倍,最大亏损下跌了28%。
亮点是中签率,最低也有15%,并且有相当部分的是100%中签。当然这里指的是中最少1手。
假如读者每只香港新股都认购,正回报概率只有61%,考虑操作上可能会出现的人为损失,命中率并不算吸引。平均回报16.5%虽然看起来不错,但现实会因为中签率不同而影响实际回报。举个例子,如果剔除回报高达173.97%美高域和158.33%椰丰集团两家中签率不到100%的新股,平均回报扣除成本后就会大幅下跌至约11.2%。
认真研读新股的短线收益,影响回报主要有三个因素:
部分创业板股份因为认购人数火爆极难中签
中大型股有相当部分是银行等大型金融股,短线表现一般
香港没有涨跌停牌限制,部分新股大起大落
对症下药,想要使港股打新的回报能够更加平滑(回撤较低),同时提升命中率(正回报概率),可以从打新标的筛选以及打新操作两个方面来实现。
策略一:剔除创业板和集资额大于6亿港币的新股
既然创业板和中大盘股对回报不友好,打不过还躲不过?
创业板的股份十分容易筛选,凡是看到四位数代码并且“8”字开头的公司就是创业板上市。
中大盘股没有明确的定义,市场惯常的做法是观察上市公司的净集资额(集资额减上市费用),一般而言都会在数百页的招股书中列明。然而考虑到部分散户可能一年看不到五十页书(朋友圈小文和孩子成绩单除外),所以我们利用几乎所有看盘软件都能够轻易找到的最大集资额来界定。虽然牺牲了部分专业性但节省了投资者查找资料的时间,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如果集资额超过6亿港币的上市公司,请直接剔走。
进行了这一简单动作,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筛选后的操作次数从76次大幅减少到29次(操作频率降低),平均回报从16.5%直接翻倍到31%(回报更加稳定),正回报概率也提升了接近8个百分点至68.97%(盈利曲线更加平滑)。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操作,组合的参数却优化不少。
策略二:新股高开,以开盘价止盈;如果低开,反弹到成本价离场;假如一直不反弹,以当天收盘价止损。
对新股筛选后,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命中率,还可以在操作上入手。
A股新股连续涨停后股价回落往往需要数个甚至十几个交易日,香港新股并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因此经常会在一个交易日就完成了上涨下跌的动作。
如果不介意稍微压缩平均回报率,那么“赚钱就跑”的操作原则使回报更加平滑。具体实现形式就是一开盘的时候,如果是赚钱的单子,那么马上就止盈;如果一开盘就亏钱,那么挂一个成本价高一点(招股价外加1%手续费)止盈就可以去打麻将了;如果一直到临近收盘都没能平仓(价格一直在挂单以下),按照收盘价止损离场。这个操作比单独的策略一要花费多大约5分钟看盘时间,但效果非常明显(下图)。
增加了主动操作的打新策略平均回报从31%降低到23%,但正回报概率(不亏损)提升至82.76%!这意味着本金保护程度相当的高。
要知道,在所有的投资策略中,超过70%正回报概率都是非常罕见的。
有趣的是,即使按照最“倒霉”的场景模拟2017年港股打新回报,意思是只统计必中最少1手的新股和中签后但结果亏损的新股,结果也能让人惊喜。
我们不妨假设一位读者刘阿姨是一位好事永远没遇上,坏事一个不差的保守派。按照策略执行,在每次只抽1手,本金为1万港币的前提下,剔除交易成本后半年多时间居然还赚了5993港币!
最倒霉的背景假设下,买菜钱成功到手!如果大家运气没那么差,按正常中签概率,同样的一万成本和每次买一手,今年以来已经成功实现翻倍,回报高达132%。
几千港币或许还不够大款的读者吃一顿饭,大资金自然用VIP通道。
港股上市规则中除了公开发售之外,还有国际配售渠道。以开盘就涨了50%的中国升海食品控股为例,发行的2.5亿股中,有90%是分配给国际配售,只有10%是分配给公开发售。以招股价0.84港币估算,1.89亿港币是留给专业投资者和机构,散户只有0.21亿的份额。
港股还有一个调整机制,意思是如果散户认购金额太多,那么国际配售部分配额就要回拨到公开发售通道,一般最多是50%。即使如此,国际配售部分参与竞争的投资者相对普通散户而言还是要少上许多。所以获得更大比例甚至100%全额配售并非不可能。
因此假如投资者资金较大,除了公开发售的渠道之外,还可以跟所在券商连续申请通过国际配售进行投单。如果再申请券商孖展打新的额度杠杆打新,中签率较普通的散户往往会更高,投资回报自然更加丰厚。我是不会告诉你有相当部分投资者和私募基金就是靠打新实现财务自由的。
看完这个港股如何打新股操作方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得到收获呢?虽然方法不是特别完美但是也有它的新思路和方法,无论是老股民又或者是初涉股市的新手都可以尝试,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股市瞬息万变为了规避风险还是要加强学习。更多投资策略,欢迎关注爱提网哦,感谢大家的支持。
优文推荐:
2018港股走势预测最新消息
熊市为什么不买大盘股?
深天地a股票突发利好 游资比快抢涨停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7613438520a9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