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2016年寻求突围》。金融界网站全程直播报道。
李稻葵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三大风险。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自发制造业投资增速没有恢复,“这个增速应该恢复到6%-7%,我们才能够说经济增速企稳了。”
第二,中国经济增长出口是负的7.5%,进口也在负8%萎缩,这是延续过去两三年持续负增加一个延续的割据。“我们的贸易比较优势在缩小,贸易的空间在缩小。这是一个完全被数据所证实的一个猜想,这个猜想足够的令人担忧。”
第三,一方面中国经济仍然是保持着贸易顺差,而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着贬值的压力。
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李稻葵:第一大风险刚才我已经谈到了,就是我们固定资产投资中间,我们民间自发制造业投资,这两个是高度相关的,这个增速现在还没有恢复。这个增速应该恢复到6%-7%,我们才能够说经济增速企稳了。因为制造业应该是我们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一般占到三分之一左右。中国制造业还是应该有增长的空间,我们有大量的居民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安空调,很多居民需要买第一辆汽车,买了需要更新到第二辆的。我们的内需还是有的,只不过各种各样的机制问题,现在增长速度没有恢复。所以这是第一个让我们担忧的地方。
第二个担忧的是什么?就是出口,刚刚我们谈到今年1到9月份,中国经济增长出口是负的7.5%,进口也在负8%萎缩,这是延续过去两三年持续负增加一个延续的割据。这个怎么看?我们又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是不是因为我们的贸易伙伴他们的经济在萎缩呢,是不是美国经济不好,东南亚的经济不好,欧盟的经济不好,他们对中国产品需求萎缩呢,不完全。这些国家都是正增长,1.8%的正增加,美国是,有证据表示,东南亚国家,欧盟是1%的正增加。你仔细看东南亚,美国的,我们主要两个出口的对象国和对象地区,他们一边是正增长,一边是进口的萎缩。美国整体的进口,美国来自于全世界的进口是7%的负增加,这个原因是什么。我们仔细分析,第一不能归咎于汇率因素,汇率因素不可能一两年带来巨幅的出口的变动。我们看来有一个因素可以解释这么一个格局,就是对方国家是正增加,同时他们的增长是负增长,那就是结构问题。似乎是我们正在提出这么一个假设,正在仔细求证,美国经济包括东南亚经济出现了一个变化,尤其是美国经济。那是什么呢?增加改增长(音),他们的高科技产业继续保持领先,全球没有那个国家和地区对他们提出挑战。同时由于能源价格的下降,由于他们劳动力成本相对的下降,所以他们的产业在往下移,他们以前交给我们中国,交给日本、韩国生产的一些产品自己做,自己生产了。所以他们整个产业链在往下延伸,反过来我们的中国经济,我们的产业链往上延伸,这两头没有勾得着。他们的低端产业比我们的高端产业发达一点,但是两端的产业往中间走,导致中美,我们的贸易比较优势在缩小,贸易的空间在缩小。这是一个完全被数据所证实的一个猜想,这个猜想足够的令人担忧,我们应该共同关注,共同分析如果这个猜想是成立的话,我们恐怕应该调整心态。
未来若干年中国经济很难很难靠对发达国家保持比较高速的增长来拉动我们的增长速度,来稳定我们的宏观经济。
第三个我们担忧的是什么呢?最近出现了一个比较怪的现象,一方面中国经济仍然是保持着贸易顺差,我们的贸易顺差,我们估计是今年年底整个全年仍然占GDP2.8%左右。在全球范围之内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一个数字,没有超过3%,3%是国际的警戒线,是正的。尽管如此一方面我们是外贸顺差,林外一方面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包括国内的汇率市场上,发挥市场上,我们初心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贬值的压力非常之大,我们研究了各个同行的报告,我们也看了各个投行的报告,有的投资机构中国经济会出现17-20%这样贬值的压力。坦率的讲我们不知道他们测算的根据是什么,因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从来没有一个理论说,你一方面有贸易顺差,另一方面还有贬值的压力。仔细分析为什么有贬值的压力,我们货币忖量在全球范围是创了奇迹的,我们的货币存量是现金加存款,换算成美元相当于20万亿美元,美国的存量11万亿,日元14、15万亿,欧元区也是这个数字。我们是远远超过对方的,所以当我们中国经济的企业和百姓首中有大量随时可以变现,随时可以变成外汇的现金岑两和存款忖量的时候,这个时候投资者的情绪,百姓的情绪很容易逆转,很容易认为人民币被高估了,都有动力被转换成外币,一旦这种外企形成的话,它的压力是排山倒海的,它的动力是非常难以抵挡的。因为我们毕竟央行首中有三万亿多一点点外汇储备,对应的是21万亿的货币测量,所以这是一个压力。如果一旦管理不善,人民币持续贬值的预期形成的话,这将对中国经济的金融乃至整个中国经济产生直接巨大的冲击。
所以怎么办?三件事,一个是投资的前景,一个是外贸,一个是我们的汇率该怎么办,答案很简单,必须加快改革、以及应对,采取务实的措施。
制造业和民间投资持续低迷这个事情,必须从根子上解决,根子在什么地方?在我们过去三十多年依赖和引以为豪的,地方官员与民间投资者密切合作,地方政府帮助企业开疆脱图。这个机制停顿了,为什么停顿,我们的改革没有到位。我的报告,我个人的观点,应该深化改革,应该形成一支有力量,有政治力量,以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以百姓的幸福为政治目标和理想的一支官员队伍。有理想,必须有激励,理想和激励必须同时存在,激励指的是表现好的真正有业绩的领导干部官员,真正得到提拔。同时相关的物质条件,物质待遇也必须要跟上,要能够和社会的相应精英群体相匹配。光有地向,没有激励是难以为继的,在这个方面要克服名翠主义,一系列的压力。世界上成功的经济体都有一个宫廷的个性,必须有一个强有力执行力的,支持经济发展的官员队伍。同时光有力量和激励也不够,必须要监督,这个监督不光是体制内监督,还要靠舆论、司法体制、民众,所以是要有理想,要被激励同时还要有监督,三件事到位才能真正让我们的经济部门和地方官员真正的重新关心经济发展,重新和民间企业家密切合作,建立起我们席总书记说的新兴的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这是应对第一件事情,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进出口持续下降,必须想方设法保持国内大市场的建设,有机是国内跨省的贸易应对国际贸易的萎缩。比如说江苏省和临近的安徽省,两个省之间他们人均GDP相差1倍,样速生是全国最高的省份,安徽省是倒数第六。这两个省的人均新供给侧差距,超过了美国与拉丁美国的差距,为什么这两个省的投资不能兴旺发达,必须积极扩大国内贸易。
关于地三事情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必须无视各项政策,精准管理资本,真正有理由出国投资、并购理由的,坚决放行。其他的处于资产多元化,应对规避汇率损失的这种投资的资金流动,可能要坚决管住。我的个人观点是,要保持汇率的稳定,每年的贬值的速度,不应该,也不会超过5%。一旦超过5%贬值的形成,它会自我循环,会导致一个资金外流的一个趋势。所以精心管理资本流动,精心管理汇率贬值的预期,检查一到两年,目前汇率贬值的压力就会逆转。更重要的是可能应对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的经营结构必须调整,必须产生一大批固定收益的资产。具体来说高质量的债券,大企业债,国债,用它来去置换我们居高不下的广义货币的债权。债券作为固定金融产品,一定比货币稳定,一旦形成宏观经济的波动,一旦出现资金出走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有债券,债券投资者一定心态稳定,资金走的时候形成相反的对冲机制,货币存量没有这个机制。美国跟中国的金融结构比,美国整体宏观金融业的比例与GDP的比例差不多,整个宏观250-300,我们主要金融资产是货币,对方金融资产是固定收益的资产,所以这一点必须从现在开始要坚持不懈,可能花五到十南的时间,把我们的货币存量调整下来。只有货币存量调整下来,让我们的固定收益,让我们的债券存量省上去,宏观金融才能稳定,人民币才能变成国际货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本货币的真正开放,机上是我们的基本观点。总结说来我们认为目前不能下一个结论,不能说中国结构过了一个怪定,中国经济结构企稳,尽管增长速度是止跌了,还有大量的改革需要落实,还有大量的政策需要调整,还有一些务实的应对措施需要不断的研究、落地。总的说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是有的,短期的困难也不少,我们希望经济尽快走出当前的雾霾,能够实现突破,谢谢各位。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77728eaf689d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