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康生物医学冲击港股IPO,这次能成功吗?

佚名
佚名 2018-06-06 14:33:34
来源:爱提网

  想要在股市中上市,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有的公司可以一次性的就成功上市了,有的公司却要好事多磨,折腾几次才能上市。华康生物医学自去年申请港股IPO没有成功之后,如今又再度申请了。那么华康生物医学冲击港股IPO,这次能成功吗?下面就来看一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股票最新资讯。

  自港交所宣布改革上市制度以迎接创新及生物科技产业公司来港上市后,香港资本市场也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继首试同股不同权的小米以及首家尚未产生任何产品销售收益的生物科技公司歌礼(Ascletis Pharma Inc.)先后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之后,越来越多同类型公司来港上市的热情也被点燃。

  华康生物医学控股有限公司如今二度冲刺港股创业板IPO,公司专注于在国内研发、生产及销售各种体外诊断试剂的医疗器械集团。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华康生物医学早先于去年12月1日首度提交了于港股创业板IPO的申请书,不过伴随6个月时间过去该申请未及通过而失效,昨日(6月4日)公司第二次递交了IPO招股书,可见对于上市这一选择华康生物医学还是颇为笃定的。

  据悉,集团已开发多元化的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组合,于2016年,华康生物是所有生厂商中于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及省级食药监管总局注册产品数目最多的。截至目前,华康生物其中一种寄生虫系列检测试剂乃获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批准于中国生产及销售的仅有两种肝吸虫病体外诊断试剂之一。

  华康生物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组合包括: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寄生虫系列检测试剂及EB病毒检测试剂在内的体外诊断试剂组合。目前,华康生物生产及销售27种体外诊断试剂,包括24种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2种寄生虫系列检测试剂及1种EB病毒检测试剂。除了提供体外试剂产品,华康生物也提供第三方生产商的辅助生育用品和设备,不过从过往业绩表现来看,集团收益主要还是来自销售其主要体外诊断试剂产品,过往历年的收益占比均达到9.5成以上。

  华康生物专注于男性不育,这与其他医药公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也能在港股创业板IPO的上市之路上更有底气。初次之外,也需要看公司的经营情况如何了。

  从业务经营模式来看,华康生物主要透过自身的销售及营销部门直接向中国主要城市的医院及医疗机构营销及出售其产品,除了直销,集团也向分销商出售产品,再由分销商向医院及医疗机构出售其产品。华康生物通过直销及其分销商将产品销售给医院及医疗机构,这些医院及医疗机构便使用其产品进行临床诊断测试。

  目前华康生物共向超过8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以及逾100名分销商销售产品,其销售及分销网络遍布国内广泛地区,覆盖多个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当中直销主要在广东省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在销售业务中华康生物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非常明显:过去三个财政年度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华康生物五大客户(包括医院及分销商)贡献的收益分别占同期收益的41.7%、44.7%及37%,当中向集团最大客户作出的销售分别占同期总收益的18.2%、20.9%及11%。

  不过任何事物都是有风险的,华康生物业务的高集中度不仅仅体现在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在产品方面同样面临一定的风险压力。于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华康生物8种主要产品的销售收益分别占收益总额的83.2%、80.7%及79%,集团的收益集中依赖于数量有限的主要产品,就导致其将特别容易受主要产品的销量、定价水平及盈利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伴随高集中度而来的高风险因素还包括华康生物对两家最大供应商的依赖程度。也是在过去的三年即2015、2016及2017年,集团向其两家最大供应商采购的采购额分别占相应期间采购额的44.2%、48.1%及49%,这意味着华康生物与这些大供应商的业务关系一旦恶化或终止,对其自身的业务发展、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都将待来显著的不利影响。

  尽管如此,所幸大家在意的风险目前也只是"风险"而已。从华康生物近年来的经营业绩表现来看,集团往期运营效果还算不错,其眼下的成长还是比较稳健的。招股书显示,从2015年到2017年三年内,华康生物整体上实现了收益及净利润的持续双增长。

  2012年至2016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而自2016年至2022年的行业复合年增长率预期为15%。从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行业整合有望在中国体外诊断市场涌现,而由于缺乏差异化产品,小型公司将难以生存并很可能会退出市场;另一方面,拥有具竞争力产品和完善销售及分销网络的大型公司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此外借助有利的政府策略,在中国体外诊断市场国产产品的渗透率预期将会上升。在此情形下,市占率达到全国第三、属于行业前端梯队的华康生物竞争力不言而喻。

  在港股IPO能否成功的问题上,华康生物给出的这些资料也在侧面说明了他们对于上市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只看市场了。总的来说,华康生物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产品研发和业务发展方面自然期待其为更多消费者带来福音,至于此番再度冲刺港股创业板IPO,也祝福其能获得市场及投资者的青睐了。

  华康生物医学冲击港股IPO这次明显可见准备工作更充分了,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华康生物医学冲击港股IPO,这次一定能成功。如果这次还是没有成功的话,那就在准备第三次,相信总会成功的。投资者在买股票的时候,是否会忽略这些上市公司背后的努力呢?

  相关推荐:

    映客转战港股IPO的背后缘由?

    港股IPO新规能否缓解A股市场IPO压力?

    九江银行冲刺港股IPO,哪些因素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