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股市板块的轮动,以及投资布局的不断变化,在市场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股市也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2019,而在股票市场上,明日的股市又将会涌现哪些黑马个股呢?请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资料,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国太保:利润表现符合预期 寿险保费改善持续
投资要点:股市表现不佳的情况下,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符合市场预期。寿险个险新单保费的同比降幅明显收窄,保费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3季度单季保障险保费与NBV实现较快增长。我们长期看好太保寿险的转型前景,短期预计太保寿险下半年和4季度的NBV增速领先同业,维持“买入”评级。
主要业绩: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4%,其中三季度单季同比增长1.0%,利润增幅收窄主要源于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以及产险业务所得税同比大增。1)由于3季度股市表现不如去年同期,前三季度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4.7%,较去年同期(估算为5.3%)有所下降。2)3季度单季所得税同比增长35%,主要源自产险业务手续费率上升导致不可税前抵扣的手续费规模显著增加。三季末净资产1430亿元,较年中增长3.0%,较年初增长4.0%。
展望未来,预计准备金少提将于4季度开始加速,产险手续费率有望下降将带来产险利润的明显改善,因此我们判断2019年利润将呈现出较高速增长。
寿险业务:3季度单季个险新单保费基本同比持平,但我们预计保障险增速较高,单季NBV同比增速预计接近10%。前三季度个险新单保费396亿元,同比减少15.4%,其中三季度单季规模(103亿元)同比仅略降0.1%,边际改善明显。同时,我们预计个险新单中的保障险占比进一步提升,NBVMargin上扬预计将导致NBV在3季度单季的同比增速接近10%,全年NBV的同比降幅有望缩窄至3%以内。太保寿险在2018年加强代理人活动量及培训管理,严抓出勤,严格清虚,我们判断队伍的质态在改善,因此寿险业务的增长后劲更好。
产险业务:3季度单季产险保费同比增长9.3%,其中非车险保费同比大增26.3%,保费增速较上半年有所下滑。银保监会进一步加强车险手续费率监管,7月发布了《关于商业车险费率监管有关要求的通知》,规定“各财产保险公司应报送手续费的取值范围和使用规则”。
若监管有效,手续费率下降将能对利润产生双重提升作用,即费用率下降+所得税减少。另外,责任险、农险、保证险发展均向好,预计保费增速与承保利润率均能维持在较高水平。
由于权益市场下跌,导致利润承压,太保前3季度净利润增速放缓,因此将盈利预测从212、265、352亿元下调至179、243、287亿元。太保正在全面实施战略转型2.0,预计寿险下半年和未来长期的价值增长前景更优,预计公司2018年每股EV为36.76元,考虑到2019年开门红压力,适当调低2019、2020年EV预估,从43.68、51.93元下调至43.09、50.65元,给予1.3倍2018PEV,维持目标价47.79元不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保费增速低于预期;2)股票市场大跌;3)保障型产品价值率降低;4)代理人规模增长不及预期。
中国铝业:氧化铝价格高位 龙头盈利持续增长可期
公司发布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257.17亿元,同比下滑10.25%,利润总额31.47亿元,同比增长17.24%。归母净利润14.96亿元,同比增长11.02%,实现EPS 元0.084元/股,基本符合预期。
氧化铝价格上涨带来毛利率回升
根据长江现货价格,前三季度电解铝价格均价为14319元/吨,Q3均价约14352元/吨,同比环比基本持平。但前三季度氧化铝价格均价达到2964元/吨,同比增长9.75%;Q3均价3125元/吨,环比增长7.74%。
经营层面来看,氧化铝价格上涨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三季报毛利率回升至8.46%,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6.76%,环比增长19%。公司目前拥有氧化铝产能1500万吨(含精细氧化铝),冶金级外售有望超过700万吨,考虑Q4国内氧化铝是传统供需相对紧张的时期,价格有望维持相对较高位置,持续贡献盈利增长。
扣非利润环比大幅改善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7.58亿元,环比增长6.6亿元,考虑套保、研发费用、政府补助等因素统计口径基本反映,按照收入成本一致性原则所计算的管理口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12亿元,与2017年度同期基本持平。此外,销售费用由于公司电解铝产能释放小幅提升,但Q3单季费用率同比小幅下滑3.76%,前三季度基本持平。
氧化铝价格相对高位,电解铝中枢上移可期,看好龙头盈利改善持续 巴西海德鲁近期公告被允许在处理铝土矿渣时利用其先进的压滤技术,可能重启,氧化铝供给侧风险事件预期反复,但短期进入市场可能较小,海内外氧化铝价差仍可能带来出口继续提高。国内仍受上游铝土矿供给紧张影响价格有望维持高位。同时伴随国内需求预期好转,氧化铝+电力成本推动下有望带动国内电解铝价格中枢的上涨。
公司拟以6元/股向8家机构发行21.19亿股收购包头铝业25.67%股权、中铝山东30.80%股权、中州铝业36.90%股权和中铝矿业81.14%股权,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改善财务状况,股价有望伴随悲观预期改善逐渐修复。
盈利预测:今年以来电解铝价格震荡,我们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至22.6亿、41.1亿元、57.8亿元,按目前股本对应EPS分别为0.15元/股、0.28元/股、0.39元/股,对应现价PE分别24.5、13.5和9.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电解铝需求大幅低于预期,海外氧化铝复产大幅高于预期,定增收购子公司股权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安图生物:进一步完善微生物分子诊断业务布局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通过对Mobidiag Oy 增资暨设立合资公司,进一步完善微生物分子诊断业务布局。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助力新品持续推出,投资合作不断扩充产品线,竞争优势不断提升。维持公司2018-2020年EPS预测1.36/1.76/2.32元,维持目标价65.12元,维持增持评级。
进一步完善微生物分子诊断业务布局。
Mobidiag是一家芬兰的分子诊断高科技企业,其目前拥有两个成熟技术平台:
①Amplidiag :主要针对于大中型实验室,基于实时荧光PCR 技术的自动化高通量多靶标核酸分子诊断系统,针对多种胃肠道感染病原体及抗菌素耐药检测的产品已获得欧盟CE 认证并销售;
②Novodiag:是分子诊断中新一代多靶标POCT 领域的前沿技术(开发难度大,国内尚无此类技术),允许在大约一小时内对多种病原体或单一病原体进行全面筛选,从而帮助提供早期治疗,减少抗生素滥用,目前针对多种胃肠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的产品已于最近获得欧盟CE 认证。
双方合作成立中国境内合资公司,将在开拓Mobidiag 国内市场,扩大产能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业务合作。
公司整体经营趋势向上。全年磁微粒化学发光仪器有望投放900台,在高基数上延续45+%高增长。100速小型发光有望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微生物质谱仪今年下半年正式销售,第一条流水线已经完成装机,明年两大新品稳步推进,未来有望带来较高业绩弹性。
IVD行业政策相对友好,公司有望享受国产替代红利。公司布局深耕的免疫诊断、微生物检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化学发光行业空间大、增速高、国产化率低,是IVD行业未来5年的黄金赛道,目前全国集采降价压力较小,且医保控费和检验降价趋势下,进口替代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公司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显著,有望率先享受行业扩容+国产替代红利。
风险提示:终端耗材价格进一步下降;新品推广进度低于预期。
三钢闽光:所购产能指标有望落实沿海战略
事件:公司与福建亿鑫钢铁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利用各自所拥有的钢铁产能指标进行战略合作,设立合资公司。其中三钢闽光以名下所属产能指标(铁122万吨、钢135万吨)、现金等资产出资,占比51%;亿鑫钢铁以名下所属置换后的产能指标(铁96万吨,钢120万吨)、全部的土地及双方共同确认可用的公辅设施、现金等资产出资,占比49%。
本协议仅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具体合作事项及总体投资金额尚未明确;所购产能指标有望落实沿海战略:11月19日,公司披露通过竞拍以18.14亿元价格取得山钢集团莱芜钢铁新疆有限公司所属钢铁产能指标(铁:122万吨、钢:135万吨)。
根据框架协议,合资公司地址位于亿鑫钢铁厂区内,地处福建沿海地区,通过此次合作将有助于公司将所购产能指标落实沿海发展战略,不论是从需求端还是原材料端,物流优势更为明显,进一步提升成本优势;关注后续资产整合进度:在上半年完成对泉州闽光(原“三安钢铁”)的整合后,公司目前生铁、粗钢产能分别为802万吨和850万吨,有效解决了上市公司与三安钢铁长期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在福建省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
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大幅度提高,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后续公司将继续推进集团钢铁主业整体上市,适时启动收购罗源闽光工作,叠加新购产能指标,总粗钢产能将增至1300万吨,届时在福建市场占有率将达到70%以上。
考虑到罗源闽光同样位于沿海地区,公司沿海发展战略已逐渐清晰;限产政策反复扰动钢价:11月钢价较大幅度回落,在下游需求总体平稳情况下,核心原因在于环保限产政策的放松甚至退出。
经过前期调整,近期限产政策反复造成钢价进入震荡阶段。虽然迫于经济下滑压力及政策的科学理性化,供给端限制性政策的退出是方向性的,但随着空气污染形势加剧,不排除后续环保限产阶段性趋严。
当前产能利用率接近阀值,边际供需轻微的变化都将带来价格极大的波动。若供给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有望带来反弹行情;投资建议:公司通过签订框架协议,有望将前期所购钢铁产能指标落于福建沿海,进一步落实沿海发展战略,提升物流成本优势。公司近年来兼并重组动作频繁,后续还将推动罗源闽光的收购工作,省内龙头地位不断夯实。
四季度受限产政策放松影响,钢价及盈利回落,短期环保政策存在反复的可能性,有望带来钢铁板块反弹机会。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4.06元、4.26元和4.38元,对应PE分别为3.4X、3.2X和3.1X,中长期维持“增持”评级;风险提示:框架协议无法履行合作终止,限产政策反复,宏观经济回落。
中国中车:轨交行业景气度向上 龙头有望率先受益
核心观点:基建补短板,铁路先行,轨交行业景气度趋势向上,龙头企业中国中车有望率先受益。未来两年,中车收入端增速预计在10%以上,利润端增速预计在15%以上,增长重点在铁路装备和城轨领域。
①铁路装备:公转铁潜力大,机车、货车未来两年将贡献收入增量;同时,根据我们对在建线路的逐条统计,预计未来两年动车年均需求在350标列以上,考虑到时速160公里集中式动车对普客25T的全面替代,动车需求存在超预期的空间。
②城轨:地铁未来两年迎来通车高峰期,从中车目前在手订单已经在体现,截止2018年9月底,地铁在手订单1629亿,将在未来两年集中交付。※政策定调,轨交装备行业景气度向上。
基建补短板,铁路先行。2018年10月31日,国办发布《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铁路领域提出以中西部为重点,加快推进高速铁路“八纵八横”主通道项目,加快推动重大铁路项目开工建设。在政策定调背景下,轨交装备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龙头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2020年底,高铁线路营业里程有望超3万公里,动车组需求依旧强势。
①十三五期间,高铁营业里程预计有可能超额完成。根据铁路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要达15万公里,其中高铁要达3万公里,截止2017年年底,高铁已经完成2.5万公里,2018年高铁营业里程预计新增3500公里,2019-2020年,每年新增3000~4000公里,到2020年底,高铁营业里程预计有可能超额完成。
②高铁已成客运主力,动车组需求依旧强势。2008-2017年,高铁客运量由730万人次/年增长到17.52亿人次/年,占铁路客运量比例由0.5%到56.8%,高铁已成客运主力,根据我们对在建线路的逐条统计,预计未来两年动车年均需求在350标列以上,需求依然强势。
③动力集中式动车组带来新增量。时速160公里集中式动车对普客25T的全面替代,动车需求存在进一步超预期的空间,2018年动集已招标28列,其中18列长编组,10列短编组,2019-2020年,预计每年招标量将在100列以上,有望成为收入贡献新亮点。
公转铁潜力大,机车、货车贡献新增量。2018年7月,铁总制定《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将达到47.9亿吨,较2017年增长30%”。2017年,我国铁路货运量36.9万吨,占全国货运量比例仅为7.7%,公转铁潜力很大。
我们认为货运增量工作不是短期行为,将会带来持续的货车、机车需求。年初至今铁路总公司已累计招标铁路机车801台,货车57940辆,远超年初采购计划。我们预计2019-2020年货车交付量合计将在15万辆以上,机车合计达3000辆,不断贡献新增量。
加快业务重组整合,提质增效,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自南北车合并以来,公司内部积极实施同类资产的整合、业务重组、过剩产能的压缩及采购体系的管理,中车毛利率、净利率稳步上升,2015年~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分别是20.21%、20.79%、22.68%、22.91%,净利率分别是5.83%、6.06%、6.17%、6.42%。
我们认为由业务重组整合带来的内部降本增效会在未来几年持续释放,看好中车净利润率的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为2020.57、2264.34、2613.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4%、12.06%、15.43%,归母净利润为115.95、145.79、172.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8%、25.73%、18.21%,对应EPS为0.40、0.51、0.60元,对应PE为27.96、22.24、18.81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公转铁进度不及预期。
云海金属:镁价上涨增厚业绩 深加工领域持续拓宽
发布18年三季报,三季度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公司于10月24日发布18年三季报: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11亿元,同比增长5.92%;实现归母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83.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38.75%;EPS0.38元。
18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69亿元,同比增长9.23%;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161.28%;EPS0.16元。受益镁价上涨和政府补助,公司业绩略超我们此前预期;作为国内镁行业的龙头,我们认为公司后续具备盈利改善的空间,预计18-20年EPS为0.47、0.41、0.50元,维持“增持”评级。
政府拆迁补贴增厚利润,镁价上涨助力主营向好。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苏州云海收到政府拆迁补贴,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达到1.99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影响值共计1.21亿元,对利润产生较大影响。我们预计三季度公司获得政府拆迁补贴尾款后,四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影响将回归到较低水平。受益于三季度镁价上涨,公司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达到14.43%,较17年同期增加1.15个百分点;我们认为若镁价继续上涨,公司营收和毛利率水平有望持续向好。
18三季度镁价继续高位上涨,行业龙头盈利受益。2017年下半年硅铁和煤炭等能源价格维持高位,镁锭价格与原料成本倒挂,导致镁企利润大幅收缩。18年二季度后,镁锭上涨主要由于环保影响冶炼端的供应,而原料价格相对稳定。根据亚洲金属网的数据,18年7月份后镁锭价格仍然保持上涨态势,7-9月内涨幅达到7.86%;18年三季度的镁锭均价为1.72万元/吨,环比上升11.69%。
我们预计随着能源和原料价格趋稳,以及行业内环保督查趋严,18-20年间公司镁合金业务的盈利状况有望逐步改善。筹划引进宝钢金属为战略股东,关注后续深加工布局公司10月22日宣布,为加快公司战略布局,推进轻合金应用,推动行业发展,拟筹划引进宝钢金属有限公司为公司战略股东,结合双方产业及金融资本领域的综合优势,促进公司发展;交易完成后,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据中报,公司已经开始积极布局大中型汽车零部件领域,与目标明确的北汽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们认为公司在镁材料加工领域持续布局,轻量化和高端制造领域有望继续拓宽。
轻量化方向持续布局,维持公司“增持”评级。三季度以来镁价持续上涨,预计18-20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2.89、57.77、60.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7、2.66、3.21亿元,18-20年净利润上调幅度为11.64%、17.18%、15.47%,对应当前PE分别为14、16、13倍;由于18年拆迁补贴的影响,归母净利润高于19年。
参考同行业18年PE平均估值12倍,鉴于公司为镁行业稀缺标的,且镁价持续上行,给予一定估值溢价,给予18年PE估值区间15-17倍,对应目标价7.05-7.99元(此前为7.31-8.17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轻量化进程低预期;研发和产能释放低预期;镁价低预期。
关于12月20日相关黑马股票的分析就介绍完了,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悟呢?如果与大家之后的投资计划相似自然是比较好的,如果和大家所了解的信息有差异,可以当作适当的参考,而且爱提网中还有更多黑马股分析的知识!
推荐阅读
2018年12月19日6大黑马股分析
2018年12月18日6大黑马股分析
2018年12月17日6大黑马股分析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93dbc891fdfd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