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小康社会的战鼓

佚名
佚名 2016-03-30 12:00:00
来源:爱提网

在每年的“两会”中,总理在人大开幕式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而适逢“十三五”开局,今年这份政府工作报告由于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未来5年我国的政策思路,因而显得更加重要。事实上,在各方对中国经济前景看法分歧明显,对宏观政策方向心存疑虑的时候,包括地方政府官员在内的许多人都在观望政策导向。在这样的情况下,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来的信号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通读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整体的感觉是振奋的。很明显,未来的政策将向“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聚焦,更加突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中明确说到:“‘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速保持在6.5%以上。”千万不要小看这句话的重要意义。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跌破了一个又一个底线。这样的态势让经济中悲观情绪逐步蔓延,对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逐步丧失。到去年年底,从“克强指数”等指标来看,实体经济状况已恶化到“硬着陆”边缘。此时,如果不能给各方树立起信心,那2020小康社会目标势必成为泡影。

去年股市与汇市的异常波动已经清晰表明了,信心一旦丧失会带来何种效果。如果不能给各方一个稳定预期,而让大家担心“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会像“十二五”那样持续下滑,那么对未来的悲观预期就会直接反映到今年的各种经济行为上,给稳增长带来巨大困难。从这一角度来看,政府工作报告中对6.5%增长底线的明确承诺就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定心丸”。有它或者没它,情况会有很大不同。

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来看今年“6.5-7%”的GDP增长目标。这是我国首次以区间形式给出增速目标(去年目标虽然是“7.0%左右”,但好歹还是一个数)。而且,区间的下限比起去年的目标又下调了0.5个百分点。这可以算是连续第2年下调增长目标了。但与去年的那次下调不一样,今年的下调负面影响不大。

这背后的原因还是在于预期。事实上,各方对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的疑虑早已有之,对目标达成背后的“数字游戏”也有一定认知。但是,目标放在那里,就代表了政策的取向,就势必引导预期向其靠拢。这样一来,去年目标的下调就让大家对增长前景的预期变得更黯淡,支出意愿相应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

这样看来,今年增速目标虽然又有降低,但影响较小。一来,如前所述,“十三五”的增长底线已经变得十分清晰,预期恶化空间不大。二来,去年我国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增速只有6%,全靠金融业16%的增速才把全社会GDP增长撑到6.9%。

考虑到今年金融业增长必然会大幅减速(想想股市交易量的明显萎缩),从6.5%的底线反推,今年第二产业增速必须要加快。所以,从6.5-7%的增速目标看起来,今年将是实体经济复苏的一年。因此,尽管今年全社会GDP增速可能比去年的6.9%略低,但金融“虚胖”减少,实体健康度上升,也不算是件坏事。

除了6.5%的“定心丸”之外,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还再次重申了发展的重要性。在“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三条要求中,第一条就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而在报告的后部,还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干事创业,形成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这些话语是很有针对性的。

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宏观政策目标愈发多样,在一定程度上让地方政府官员无所适从,导致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下降。不可否认的是,地方政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在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成就中功不可没。不将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稳增长政策落实起来就事倍功半。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对发展的强调,以及对地方政府积极性的阐发,将有效提升地方政府的投资意愿,消除一个威胁我国增长的因素。

在这样偏向发展的政策基调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变得更加宽松便顺理成章。财政赤字率从去年占GDP的2.3%提高至3.0%,升幅达到0.7个百分点(2015年的升幅只有0.2个百分点)。事实上,财政的扩张在去年就开始了。

在2015年4季度,从财政月度收支数据来推算,财政赤字规模已经超过了GDP的3.5%。相信在今年整体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基调下,预算口径下的财政支出会比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数字更大。在报告中还提到,预算口径财政赤字的扩大主要用于减税,并明确承诺“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这将有利于激发民间的活力。

在预算口径之外,财政的力度也不小。报告中专门说到“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制进行市场化融资”。很显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态度已经从2014年“43号文”的打压转向了支持。报告中还说到要将一些税种下划给地方,在税政方面给地方政府放权,并适当增加一些地方政府的债务限额。给地方政府更多财权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形成报告中所说的各地区“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政府工作报告中传递出的货币政策基调也更加积极(尽管对货币政策基调的措辞仍然是“稳健”)。2016年M2增速目标从去年的12%上调到了13%。这是2009年以来M2增速目标首次上调。报告中还要求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传导机制,降低融资成本。从这样

标签: 房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