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去产能概念股价值解析

佚名
佚名 2018-01-09 19:16:53
来源:爱提网

  1月8日,工信部网站发布了《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据了解,此办法的对于去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又是一记去产能的重拳,为此,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钢铁去产能概念股价值解析。

  钢铁去产能概念股价值解析

  一、鞍钢股份:一季度盈利继续维持高位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笃慧 日期:2017-04-14

  事件:公司今日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预计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7亿元,对应EPS约0.148元,去年同期亏损6.15亿元;

  一季度业绩环比大幅增加:公司2016年单季度EPS分别为-0.09元、0.13元、0.09元、0.09元,今年一季度盈利继续维持高位且环比增长明显。报告期内宏观经济面基本平稳,随着乐观情绪攀升和下游需求逐渐回归,春节后钢价出现大幅上涨。虽然2月下旬开始贸易商积极出货兑现利润扰动需求导致钢价承压,盈利有所收窄,但整体仍维持较高水平。根据我们的测算,2016年二季度至2017年一季度,单季度行业热轧板吨钢毛利分别为334元、238元、333元、483元,冷轧板吨钢毛利分别为118元、-90元、216元、500元。公司产品结构以热轧和冷轧为主,单季度盈利趋势与行业趋势基本一致;

  去产能利好公司:2016年是供给侧改革元年,2017年全国钢铁去产能力度或将更大。而今年年初开始推行的差别电价政策,表明实质性去产能措施已开始逐步落地。从目前的一系列政策方向来看,更多的倾向于保留大型钢厂,不利于中小民营钢厂,驱使国有钢企和民营钢企在成本线上位置出现倒置,通过伪市场化淘汰让大部分国有钢企盈利出现改善。辽宁省2016年完成602万吨去产能目标,提高了区域内的产业集中度,由于公司和集团层面都不存在去产能任务,间接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对中长期构成利好;

  行业盈利有望维持高位:目前行业基本面仍然平稳,从目前下游建筑业回暖情况看,终端需求突然冷却可能性较小,库存去化后钢价仍存在反弹可能性。近期央行参与地产调控对中期产业链需求构成不利,影响超出之前930调控,地产后期压力增大可能性较高,下半年需求增量面临衰减风险。由于行业多年来供给端已调整充分,加之若后期供给侧改革超预期,去产能对供给端进一步改善,预计中期盈利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投资建议:中期看行业供需格局仍将维持偏紧状态,盈利将处于高位,后续实质性去产能对公司发展构成中长期利好。预计公司2017/2018年EPS分别为0.41元、0.43元,维持“增持”评级。n风险提示:供给侧改革不达预期,通胀和利率上行过快。

  二、本钢板材:参与重整东北特钢,区域产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诚笑 日期:2017-07-11

  事件:

  7月8日本钢板材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关于签订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公司破产重组之投资框架协议的议案》,拟以自有资金10.38亿对东北特钢增资,占重整后东北特钢注册资本的10%。

  东北特钢破产重整在即,本钢板材将参与重组。

  2016年3月,东北特钢爆出债券违约,其后连续违约。2016年10月10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对东北特钢进行破产重整,即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债务调整,解决债务问题,并帮助东北特钢摆脱财务困境。2017年5月12日,抚顺特钢向控股股东东北特钢求证并公告披露,自2016年10月10日进入重整程序以来,东北特钢集团重整工作正在法院和管理人的监督指导下依法有序地开展,已经进入到战略投资者引进和重整计划草案制定的关键阶段。目前,距离东北特钢重整计划草案最后出炉仅剩3天时间。而本钢板材7日晚间的公告意味着本钢板材将参与东北特钢重组。

  重整东北特钢,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东北特钢能吸引投资人的或在于其技术实力及产品优势。国家重大航空航天项目如“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国产大飞机C919、大型运输机运20等,都应用了东北特钢研制的高端特殊钢材料,堪称国家的御用特钢供应商。本钢与其同为辽宁省属企业,文化相近易融合。本钢作为传统特钢企业,有丰富的特钢管理经验。重整东北特钢后,依托本钢的管理能力和东北特钢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未来发展空间显著。

  本钢板材业绩持续改善,区域产业集中度持续提高。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和钢铁行业去产能政策的推动下,行业盈利状况大面积好转,基本摆脱了全行业亏损的不利局面。多家钢铁上市公司扭亏为盈,实现大规模盈利。本钢板材2017年一季度实现净利3.07亿元,同比增长636%。除去产能外,兼并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行业估值提升重塑的核心。东北特钢重组方案的落地,一方面解决了区域重组的最大难题,同时也为推进其他兼并重组工作开启了大门。作为国家重点推进的鞍本合并,已持续多年,但在目前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各种条件已经具备,落地效果值得期待。

  公司盈利稳定,给予买入评级。

  本钢板材将参与东北特钢重组,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利于业绩改善,区域产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高。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67,0.75,0.82元,对应PE为8.18,7.3,6.73倍;给予公司买入股票评级。

  三、河钢股份:二季度盈利维持较高水平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笃慧 日期:2017-07-11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约11.5亿元-1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17%-210.51%,折合EPS为0.108元~0.12元。去年同期公司实现净利4.09亿元,EPS为0.039元;

  二季度业绩维持较高水平:根据公司最新的业绩预告,预计公司二季度单季实现盈利5.01亿元-6.21亿元,折合EPS为0.05元-0.06元,环比一季度变化-22.80%至-4.31%,虽然公司二季度盈利有所下滑,但整体盈利水平仍保持较高水平。若根据上半年钢产量约1390万吨进行测算,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单吨盈利83元-91元,其中二季度单季吨钢净利为72元-89元;

  板材盈利下行对公司业绩环比增长形成拖累:公司作为年产量近2800万吨的大型钢铁生产集团,板材占比接近70%,包括热轧板、冷轧板以及中厚板,剩余部分为棒线材,因此板材盈利对公司业绩有着举足轻重影响。

  而从行业情况来看,三月中下旬以来的钢价调整导致板材盈利出现较大回落,虽然6月份至今出现快速上修,但整体盈利水平较一季度仍有差距。

  我们测算二季度热轧板吨钢毛利为288元,低于一季度468元水平,而冷轧产品则下滑至盈亏平衡线,整体处于微利状态。因此,虽然公司棒线材盈利继续处于高位区间(行业二季度吨钢毛利环比增长330元),但是占比更大的板材盈利的下行仍对公司二季度业绩高增形成一定拖累;

  全年盈利有望维持较高水平:自5月份以来钢企盈利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螺纹钢上半年平均吨钢毛利逼近500元,近一月吨钢毛利远超800元,部分企业甚至达到1000元以上。而之前一直相较疲弱的板材盈利也加速修复,近一月平均吨钢毛利水平突破500元,重回年初高盈利状态。今年经济整体呈现稳态走势,由于炒股利率上升速度偏慢,地产销售端下滑速度低于市场预期,而对于钢铁更为相关的地产投资下滑的速度则更为缓慢,整体经济体更加接近于平稳状态。在此背景下,钢铁行业由于近年来供给端调整充分,企业盈利有望维持偏高水平;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品类的大型钢铁生产集团,在大宗商品高度同质化下,企业盈利取决行业景气程度。今年宏观环境持稳为钢铁需求提供良好支撑,而行业供给端在经历多年的调整出清之后目前供需格局处于紧平衡状态,并进一步带来相关企业业绩持续高增长,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为0.22元、0.26元以及0.28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利率上行过快对钢铁需求形成压制。

  四、新钢股份:区域性板材龙头,显著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笃慧 日期:2017-07-05

  以板为主的区域龙头钢铁企业:公司作为江西省龙头钢铁企业,钢材产能达到1000 万吨,其中板材产能达到700 万吨,其他多为螺纹钢、线材等建筑类钢材,产品以普钢为主。中厚板作为公司的拳头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达到3.1%,位居全国前6 名,随着钢铁行业景气上行,公司中厚板盈利也触底反弹;

  板材产能处于趋势收敛阶段:2016 年产能利用率上升至80%左右,处于行业高位,2017 年板材产能周期继续向好。由于政府批文收紧和前期行业盈利下行,今年板材新增产能极少,预计仅在700 万吨级别。再考虑到产能自然淘汰和供给侧所带来的产能压缩约1500 万吨,未来板材产能整体将处于趋势收敛态势,预计2017 年板材产能净减少近800 万吨;

  下游需求继续上行推高行业产能利用率:2017 年钢铁行业需求表现整体较为稳健。虽然今年3 月17 日房地产调控开始政策加严,但由于炒股利率上升速度偏慢,导致房地产的销售端超出市场预期,房地产动态库销比数据位于2010年以来的低点,后期地产投资下滑幅度有限,钢铁需求整体仍呈现稳步上行之势。而在建筑业需求拉动之下,后周期的机械、家电等行业需求也将获得支撑,对板材形成直接利好。我们预计今年将新增板材需求增速将维持3%-5%,低位小幅回升。通过对供需对接,2017 年板材领域产能利用率有望进一步上行至83%高位,行业继续维持较高盈利水平;

  成本控制与弹性兼备:虽然公司产品并非定位于高端,但其2016 年吨钢净利仍在可类比的12 家板材上市钢企中位居第五,显示公司整体盈利在行业处于较强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降本增效。未来,公司人力成本的压缩有望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进一步下降,公司挖潜增效仍具备较大潜力。此外,公司吨钢市值处于同行业较低水平,作为板块内典型的弹性类标的,在行业盈利持续改善背景下公司股价表现值得期待;

  定增煤电项目+偿债,未来业绩可期:公司通过定增煤电项目12.6 亿元大幅提高自身发电比例,将较大程度降低营业成本,项目投产公司将年均减少外购用电成本约3.76 亿元,相当于减少吨钢成本45 元。另外,公司采用定增方式偿债5 亿元,定增完成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降低至63%,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有利于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进一步修复,降低财务风险;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江西省内唯一的国有上市钢企,钢产量居于省内前二,具有一定区域溢价优势。当前行业供需格局向好是公司业绩持续改善的最大助力,其板材盈利能力有望获得继续上修空间。未来随着定增煤电以及偿债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及资本结构,提升公司抵御风险能力。预计2017-2019 年EPS 分别为0.35 元、0.39 元以及0.41 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利率上行速度过快对钢铁需求形成压制;公司定增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五、首钢股份:大集团小公司,改革预期再起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件,倪文祎 日期:2017-06-27

  百年首钢,国内板材龙头之一。公司是国内钢铁龙头企业之一,前身为1919年成立的石景山炼厂。第一大股东为首钢集团,持股比例79.4%,是首钢集团所属的境内唯一上市公司平台,实际控制人则为北京市国资委。

  上市公司目前拥有迁钢公司、控股京唐钢铁、首钢冷轧薄板钢铁实体单位,拥有权益产能1450万吨,产品包括热系和冷系两大类板材产品。

  2016年,在供给侧改革行业稳步向好背景下,公司通过置入京唐钢铁优质钢铁资产,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并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做优做强钢铁主业,京唐钢铁重要发力点。位于曹妃甸地区的京唐钢铁,是首钢搬迁调整的重要载体,15年通过资产置换方式置入上市公司。作为集团优质钢铁资产,其产品结构、盈利能力均高于原有钢铁资产,是公司做优做强钢铁主业的重要一环。其未来发展有三大看点:1)京唐钢铁自身的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2)京唐钢铁二期项目建设前景良好;3)循环经济(海水淡化项目与能源运行中心)。

  大股东完成改名+整体改制,改革预期再起。近期,经北京国资委批复,首钢总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企业名称由“首钢总公司”变更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此次大股东更名整体改制完成后,从法律以及产权的角度来看,为未来的更大转型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转型改革预期再次升温。

  大股东提升资产证券化率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公司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大股东首钢集团背景实力较强、非钢产业发达,而资产证券化率不到20%。根据北京市《关于全面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中“到2020年,国有资本证券化率力争达到50%以上”。

  微观层面其加快资产证券化率提升的步伐迹象明显。从2010年迁钢的资产注入,到2015年京唐钢铁的资产注入,以及非公开发行收购曹建投股权(最终终止),再到2016年的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停牌,其节奏不断加快。公司管理层也公开表示“目前上市公司资产在集团内资产占比很小,未来3-5年首钢会有超过千亿元的资产实现证券化,注入首钢股份。”

  同时,首钢集团近期也完成了60亿元的可交换公司债发行,转股标的为首钢股份A股股票,转股价格为7.82元/股,转股期间为2017年10月29日至2020年4月7日(发行6个月后)。

  大集团小公司,诸多优质非钢资产值得关注。目前,首钢集团已确立“一根扁担挑两头”的发展战略定位,即钢铁和城市综合服务商协同发展。首钢集团作为钢铁行业中非钢资产最发达的企业,截至2016年底,集团公司总资产规模已超过4400亿元,涵盖土地、金融、医疗、养老、教育、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诸多传统支柱性产业以及新兴产业,非钢资产体量庞大。

  盈利预测&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17-19年实现EPS分别为0.40元、0.45元、0.49元;对应PE分别为16.3倍、14.8倍、1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

  改革、转型发展不达预期;钢铁行业景气度下滑。

  以上就是钢铁去产能概念股价值解析的全部介绍了,上面五个钢铁去产能概念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们在去产能的队伍里起着很大的作用,希望大家喜欢。更多股市精彩资讯,欢迎关注爱提网。

  相关推荐:

冬天钢铁会涨价吗?

最新利好钢铁概念股龙头消息

钢铁板块股票分析:钢铁概念股龙头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