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想必大家在网上都能够看到拨备监管红线下调这个很眼熟的词,估计大家也是眼熟,却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它对于股市会有什么的影响?那今天就让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拨备监管红线下调是怎么回事_为什么下调。
但是想要知道拨备监管红线下调是怎么回事_为什么下调,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这个两个概念。
什么是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
从概念上说,拨备覆盖率可简称拨备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贷款拨备率又称拨贷比,为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
2018年2月28日,银监会印发《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发[2018]7号),决定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
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
先说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两个指标的意义,这两个指标都是反应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监管指标。
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贷款拨备率:就是呆、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是指贷款损失准备与贷款余额的比率,是反映商业银行拨备计提水平的重要监管指标之一。
两者之间分子相同,分母不同,按照新的标准,也就是分子——贷款损失准备金变少了。
根据早前的银监会《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2.5%,拨备覆盖率标准为150%。由此可见,此次《通知》下发后,银监会拨备覆盖率及贷款拨备率的监管红线都将下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李虹含对网易财经表示,下调拨备要求是对经济信心和不良改善信心的确认。150%拨备覆盖率底线和2.5%拨贷比迟早要调整,但并不会在不良风险高压时调整,“火上浇油”和“压力来临大面积松动底线”均不是我国银行监管机构的政策选项。
李虹含认为,拨备覆盖率并不是当前银行面临的核心矛盾,选择此时调整只证明一点:经济没问题、不良没问题。要求银行更加严格确认不良符合当前的政策大方向,银行不良认定更严格、资产负债表更干净,利好银行估值。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团队认为,对于此次监管按情况下调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可以达到调控贷款分类准确性、提高处置不良贷款主动性、银行可使用利润提高、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目的。
邓海清团队认为,拨备率下调利好债券市场,其传导逻辑有两个:
一是银行资本增加,银行可投资于信用债、委外的规模扩大;
二是银行资本增加,有助于帮助银行“表外转表内”,“表外转表内”能够顺利进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将降低。'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讲述的相关内容,相信看过的朋友对此会有一个大致的理解,更多朋友们看到这个都会联想到对股市是否有关联,如果想看知道最新股票资讯尽在爱提网。
相关内容
贷款的钱如何转入股市?
监管为什么对独角兽企业即报即审?
加强区块链概念炒作监管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a76a5c091d97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