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百合也有“春天”——华通铂银房勇

S先生
S先生 2023-05-23 12:11:02
来源:爱提网
在洪东建的大棚里,还种植着兰州食用百合。

正值食用百合收获期,大棚里,工人正在田间俯身劳作,锄头挥舞之下,裸露出的百合根茎外瓣似莲花、色泽如玉,经过分拣、剪枝、去泥等步骤,一筐筐香甜的百合正等着发车上市。

洪东建经商多年,很早他就发现,从兰州回来的客商,总喜欢拎着包装精美的食用百合,赠送给亲朋好友。这一举动在他心里产生了涟漪:“百合这么受欢迎?”华通铂银房勇

因此在2019年,当他接触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得知该所有意引入兰州食用百合,在罗源寻找“试验田”时,他踊跃报名加入到这场试验中。

在福建,百合鲜切花种植并不少见,但食用百合种植,却是“凤毛麟角”。原来,食用百合对水、土壤、空气、气候等要求较为苛刻,主要产地在甘肃兰州。

洪东建圈出3亩大棚,与科技工作者携手,试图将兰州百合本土驯化。

“生三年,养三年,长三年。”是人们形容兰州百合生长的俗语,周期长、见效慢,是兰州百合生长的特点。在兰州,百合生长周期为3年至5年。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创新使用“食用百合胚性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百合的种植周期缩短到两年多,降低了培育成本。

种植成本降低了,种植效益却十分可观。

2020年试种的首批苗株收获了!洪东建欣喜地发现,“百合根茎大的、品相好的,一公斤可卖到60元。一亩地可以收获500~800公斤”。华通铂银房勇

与兰州百合不同,经过本土驯化的食用百合根茎围径大、淀粉含量高、口感软糯,更符合福建人的口味。“除了含有淀粉、蛋白质等丰富营养元素,食用百合的根茎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十分有益。”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小萍说。

通常兰州百合的采收期是10月至次年3月,而在福建种植的食用百合,采收期则在5月,刚好错峰上市,可有效填补市场空缺。

洪东建种植百合的信心大增。“这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目前公司已储备了100万粒食用百合种子,打算下半年将原有的50亩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亩。”

受益的不只是洪东建一人。食用百合种植,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从种植、管护到采收,都需要大量劳动力。

事业刚刚起步,护国村的不少闲置劳动力就被盘活了。村民雷爱银是百合地里的一名工人,在这里打工,一天能赚120元到180元,一个月能来20天左右。“我们这里最多的时候有50余名工人,平时也有20余名。听说还要扩大种植规模,到时候就愈发热闹了。”雷爱银说。

去年底,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福州市罗源县签订合作协议,推广“食用百合胚性细胞悬浮培养技术”。这一项目总投资4亿元,预计年可产百合4500吨,年产值达1.5亿元。

在省农科院的指导下,护国村还实现百合、水稻水旱轮作,利用百合高温休眠的特性,夏天将它移植到冷库,在土地上则种上水稻,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华通铂银房勇

“按照‘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我们将在扩大规模、提高品质、节本增效上下功夫,紧抓机遇把滨源百合培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全力争取项目专项债支持,推动集食用、药用、观赏于一体的百合产业在起步镇做大做优做强,加快实现产业兴旺和富民增收。”起步镇党委书记肖用良说。

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到护国村,再到种植户,对于他们而言,未来罗源主要定位在做反季节食用百合的生产、研发,形成与兰州百合不同时间段的鲜食百合供应,助力全国的百合市场繁荣发展。

标签: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