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营改增,在营改增的发展过程中,效果很是明显,但是大家知道营改增是为了小微企业,可是为了小微企业的哪点呢,为什么要推行营改增呢?这一连串的疑问如同线团一样,无法入手.那就让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为什么要推行营改增呢?
利处:
1、减少营业税的重复征税,对大部分企业来说税负下降;
2、由于发票可以抵扣,增加了企业的议价能力;
3、营改增一旦完成,全行业会形成抵扣链。弊端:没有办法核算进项的企业,或者科技企业等以人力为成本的企业将实际上吃亏。
1、什么是营改增?营改增进程是怎么样的?营改增,全称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也就国家打算在“十二五”期间,将营业税这一税种基本取消,本来在营业税征收范围的行业,全都转为增值税。我们都知道税务局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种,国税局主要征收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税局主要征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
因此,营业税取消后,地税局也可能会被取消,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原营业税的行业,主要包括建筑、房产、金融、餐饮、交通等,简单地说就是“衣食住行”,而传统行业比如制造业等一直是增值税范畴。先说一下大背景,征收增值税的国税局,顾名思义就是为国家征税,先交给中央再分配给地方;地税局,顾名思义就是为地方征税,先交给地方再交给中央(我这么归纳国地税的关系是方便大家理解,但其实严格意义上有出入)。因此营业税改增值税,一个大背景是中央要把税权上收,是一种加强集权的举措(有没有想起1994年)。
营改增是2012年开始试点的,最早只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方试点,后来推广到全国。最早纳入营改增的是交通运输业、有形动产租赁业和现代服务业(比如软件开发等),后来又纳入了邮政业、物流业等。到了2014年,剩下还没有纳入营改增的只有餐饮、房地产、金融、建筑等硬骨头了。而营改增工程要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也就是2017年就要完成,现在是2015年了,时间只有2年。原本我们接到消息说1月1号就要纳入的,后来说是7月1日,现在说年底,但反正是快了。
2、营业税和增值税有什么区别?营改增的好处是什么?营业税,是一种根据营业额征收的税,一般税率是5%。比如你营业额100万,那么就要交5万的税,优点是非常方便简单,是个人都会算(所以很多营业税户连会计都不请,法人自己报税)。但是营业税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流通过程中要重复征税,因为他只看营业全额不看增值。打个比方,我从别人那花100万买了A产品,这个100万里包括了95万的营业额和5万的营业税,如果此时我120万把A产品卖出去,我还要根据120万的营业全额再交6万的税(120万*5%)。也就是说,一个产品流转过程越多,要重复缴纳的营业税也就越多。一个产品如果流转十次才到消费者手里,消费者实际上负担了十次营业税。增值税,看名字就知道,它是“增值部分交税”。比如我100元买进B产品,120万卖出去,税率是17%,我只需要交3万4的税金(120万*17%-100万*17%=3.4万),远少于营业税。
所以很多税务小白不懂,一看营业税税率是5%,增值税税率是17%,就觉得增值税要交更多,其实不是,增值税税率高恰恰是因为增值税交的比较少,这里暂不讨论价内价外的问题。对于大部分的行业来说,增值税所带来的税负,远低于营业税。更何况90%的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只有3%,还可以代开发票,比起营业税来说真是优势不小。不考虑留抵的情况的话,一般的增值税的算法就是“销项税金-进项税金”。销项税金,就是指销售额乘以税率,比如上面一段的“120万*17%=20万4”;
进项税金这个概念则是这个辩题的关键,所谓进项税金,是指“我企业买进来的产品已经给国家交过的税”,比如上面一段的案例中,B产品在卖给我的时候已经给国家交了“100万*17%=17万”的税金,所以我实际要交的税金,就只有“20万4-17万=3万4”了。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是和生产经营有关的进项税金都可以用来抵扣销项税金,抵扣不完的还可以留下来以后慢慢抵扣。比如我今天买了100万元设备,这100万元设备形成了17万进项税金,但是我只销售了50万产品,此时我的进项税金是17万,销项税金只有8万5,应交税金是-8万5,当然国家不可能倒贴你钱,此时你的应交税金就是0,下次你再销售的时候还可以继续抵扣8万5。
那得回到营业税,我刚说了营业税会带来重复征税,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行业以前只能征收营业税?原因很简单:许多行业无法确认进项!我如果是一个生产厂商,我花100万买一套设备来生产产品,这100万设备的17万税金都是我的进项,我在之后销售的时候,这17万税金我可以用来抵扣。但如果我是一家软件行业,我主要依靠的是高智商的那些码农,而不是机器设备等产品。
我在聘用码农的时候,并没有交过增值税(个税是另一回事),所以我根本没法抵扣。也就是说,我如果花了100万请人给我设计了一套软件,这100万成本得全部由我自己承担,而不可能像买一套机器一样,可以扣除个17万。所以第一批营改增期间,抵制力量最大的就是这些依靠人力而不是机器的新兴行业。当然国家也没太狠,广告业等新兴行业,增值税税率是6%。
3、营改增的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除了刚才说的,其实交增值税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比较合算外,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主要好处还包括两个方面:
1、营业税期间,无论买什么东西都不能抵扣,比如一家餐馆买的电脑、桌椅都是不能抵扣的,现在可以把电脑、桌椅的增值税金用来抵扣了;
2、在销售的时候,由于对方也可以抵扣了,所以你可以和他们重新谈判价格,比如可以说“哥们,你看现在你可以抵扣十七万的进项税金了,你要不再给我价格抬高一点,抬高个十万怎么样?”;
3、从大环境来说,以后营业税会取消,各行业都是增值税,人家都交增值税可以抵扣就你交营业税不能抵扣,多亏啊。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增值税明显能比营业税实现更好的监管,能更有效打击偷税漏税。但是,营改增也有局限和弊端。
最大的弊端,还是进项无法核算,比如建筑企业从农民那里买到了水泥等,农民是不可能开**给他的。
而在中国,不能开发票,国家就不承认这些水泥交过税(实际上很多农民确实从不交税),既然不承认交过税,也不可能承认买进来的这些原材料所产生的进项税金可以抵扣。这导致了,原本这些企业只要交3%的税,现在变成11%了,但实际上又没有抵扣,税负就大幅度增加了
。所以也有专家说,虽然表面上改成增值税,但是可能还是按照原税率简易征收(增值税简易征收不可以进项抵扣,但是税率较低,和营业税一模一样)。其他的弊端也有很多,比如现在营改增如果必须两年内到位的话,两个税种的过渡势必出现问题,很多大型企业的财务要把账重头到尾重做一遍。还有更深层次的,中央地方税制改革问题,地方吃不饱一定会出现问题。
可以看这两篇资料“争议建筑和房地产业营改增”和“房产建筑业营改增又升温专家预测税率或将为11%”国家推行营改增,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最主要的是转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东南沿海地区小企业大规模倒闭的新闻,倒闭的原因一部分原因是人民币升值等金融因素,另外一部分就是营改增,营改增对于国家经济调整来说是全盘性质的,因为从循环性和完整性来讲,增值税比营业税成熟的多,也合理的多,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营改增意味着更多的企业特别是上游下游大企业对于增值税专用**的需求越来越大,既然要开发票,那么不可避免就要交税,如果自身发展不规范或者无法取得成本类产品的专用**导致无法抵扣,那么企业的税负就会瞬间提升(5%到17%的差距),很多中小型企业是无法承受这种变化的。
应对的路只有两条:关门大吉或者从进项上面找办法,前者导致了一部分企业被淘汰,后者则是国家所期望看到的,因为企业追求增值税链条完整性的过程也就是企业自身转变和升级的过程,如果全国企业都主动或被动加入链条,对于国家税收和经济调控都是有推动作用的。
另一个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现在有个词叫做结构性减税,可能很多中小型企业感受不到,但是对于很多大型企业或综合性企业,他们财务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更多的营改增意味着更多的进项的取得,也意味着原来按营业额比例交税变成了按毛利交税(大概意思这样,比如原来一个物流企业,一个亿的收入按照营业税需要缴纳500万,改为增值税后考虑成本,按照30%利润率,成本7000万,除去人工大概能取得5000万进项发票,虽然税率增加为11%,粗粗算下来交税5000*11%=550万,咱们再想想30%利润率和更多的进项,所以税负是不会增加的,只对大企业而言),这一类大企业是倒逼中小型企业转型的主力军(第一个因素),结构性减税后,企业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进行再生产活动,加上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于促进转型和升级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第三是集权。
可以说国家从94年国地税分家中吃到了甜头,想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最重要的就是钱,94年以前,国家得向地方要钱,94年至今,变成国家地方各挣各的,有的混的不好的地方还得伸手向中央要钱,随着营改增,虽然目前而言税收分成比例还没变化,但可以预见的是对于增值税,中央和地方的分配比例迟早是要重新定义的,增值税收上来之后直接入国库,再由中央财政按比例划分,比例由谁来定?当然是中央,这就是集权。地税目前是不会撤销的,为了安抚地方,国家可能会把一些目前国税征收的小税种交给地方(比如车购税),以免地方太失落。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为什么要推行营改增的相关内容,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就会知道为什么要推行营改增.如此为人民着想,就是让大家实现共同致富,为大家开创道路的同时解决了一些道路上的问题.更多资讯尽在爱提网.
相关内容
中国全面推开“营改增”后个人二手房交易税负将降低
国务院回应营改增改革二手房交易税负将小幅下降
二手房交易营改增不增税 不足两年按5%全额征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b77750a3ce77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