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电影涉及面广,缺乏专业术语和知识,所以只能谈谈自己对电影这个词的看法。电影一般都是商业性质的,可以理解。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一是看电影是否适合大众口味,是否能让观众满意;第二,投资和收益是否合理。毕竟商人先求利很正常;第三,它给你带来了什么?能让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带来的是感动,是悲伤,是快乐,是刺激。能否让你受益匪浅,感触良多(电影的价值所在)?电影是一门特别复杂的艺术,从前期的筹备到后期的制作,每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经验,有很多值得分析和思考的内容。
很多人都从剧情的角度去推敲续集,但是事实上,剧情的话,原著摆在那里,可以按照原著的模子来,科幻电影最重要,也头疼的其实还是科幻的点子,也就是脑洞,第一部里的燃烧大气层、引爆空间站、全球救援队一起撞针,这些逆转剧情的燃点和脑洞才是真正的卖点。
因此,我的回答里会提到一些有趣的科幻脑洞而不单单是续集的剧情。
影视小董:17715049652
在提我自己的看法之前,先尝试站在电影制作方的角度向网友们提一些出续集必须注意的事项:
1、续集不太可能走悲剧结局路线。电影和小说载体以及受众不同,小说可以是悲剧结局,可以玩深度,但是电影,尤其是像《流浪地球》这样的大投资商业片,为了回本,结局是不太可能拍得太过悲剧的。所以我看到有回复说续集可以拍悲剧,这一套在商业电影里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尤其是像流浪地球这样的大制作大投资电影,很多观众都是路人而不是科幻小说迷,所以一般都是放在“国庆档”、“贺岁档”、“春节档”这样的节假日档期才能比较容易回本,既然在节假日上映,那么片方就不太可能导入太多悲剧元素,就算电影的过程可以惨烈、悲壮,但是结局基本上还是会走正能量。这次的《流浪地球》里就是为了迎合春节档期,特地加入了中国新年、春节十二响等元素,过程虽然惨烈,但是结局还是充满希望,续集基本也应该走这样的路线。如果你是悲剧结局,票房可能影响5——10个亿,制作方不会那么蠢做出赔本的事来。(别拿药神举例子,药神结局也是正能量的,而且投资成本也不高)
2、续集的投资肯定会更大。这次《流浪地球》票房如此成功,打开了科幻市场,那么续集肯定会更容易拉赞助,团队有了更丰富的制作经验,特效、道化服各方面质量都会升级。
3、不太可能不先拍流浪地球而去拍其他刘慈欣的作品(至少郭帆团队不太可能)。为什么?因为资本求的不是高风险的创新,而是稳定。有人说不要再拍流浪地球了,去拍大刘的《球状闪电》或者《全频阻塞干扰》之类的更好。但是我想说,这样的可能性不大。为什么?因为一来资本是求稳定的,流浪地球1口碑这么好,那么肯定会趁热打铁在失去话题度之前拍摄第二部,这样票房更能保证,有第一部的口碑在,第二部基本差不了,投资商、资本方很乐意把钱砸在流浪地球续集上,流浪地球续集筹资完全没有问题,很多人巴不得分这块蛋糕。其次,《球状闪电》和《全频阻塞》等小说,虽然格局立意也很不错,但是内容更敏感,涉及到中美战争等元素,不适合呈现,票房和审核风险很大,格局也比流浪地球小。所以为什么投资商要放弃流浪地球这个稳定、稳妥的100个亿票房大蛋糕去求风险更高的大刘其他作品呢?再者,流浪地球和三体一样,都是宏大格局的故事,流浪地球三部曲拍好了,可以为三体等其他大刘的作品培养一大批熟练的技术人员和团队,流浪地球就像是一个重工业项目一样,应该持续进行下去,为中国电影重工业树立标杆,打造IP,打下一个良好且稳定的基础。基于这一点考虑,个人认为流浪地球三部曲,或者至少两部曲,还是比较稳妥的,除非郭帆导演自己累了不想拍了,否则按照原著肯定还有很多剧情可以展现。而且,流浪地球第一部的很多特效团队、道具、设备,都可以用到第二部第三部,制作成本可以降低很多(就像阿凡达、指环王背靠背拍摄节省费用),如果等到多年后再重建模型,重新制作道具,那就要推倒重来,一来二去成本又浪费又拉高,不划算。
就算要拍《球状闪电》或者《全频阻塞》干扰,可能也是其他导演和团队来。
影视小董-电影投资领域的领头羊!深研电影、影视版权认购行业6年,以影视项目投资为契机,提供电影票房真实数据的正规电影版权认购平台,更多影视大全及金融信息,欢迎各大网友加vx:17715049652进行咨询!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b79809feb32b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