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百瑞赢小易想和大家讨论讨论一个评价基金的重要参考指标: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Sharpe Ratio),又被称为夏普指数 --- 基金绩效评价标准化指标。夏普比率在现代投资理论的研究表明,风险的大小在决定组合的表现上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就是一个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考虑的综合指标,长期能够排除风险因素对绩效评估的不利影响。
百度搜索了一下标准解释,好像有点复杂,简单的来说,就是我们承受一单位风险(波动),所能获得的收益,夏普比率当然是越高越好咯。比如我们拿着一个基金,几乎没有什么跌的日子,基本都在涨,收益率还相当的高,这样的投资是不是我们最为向往的投资方式呢?但是任何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波动率总是有个反向的关系,要追求收益率就只能承受一下有上下波动的感觉,这个还真的不能两全,夏普比率就是追求一个收益和风险的性价比,没有绝对的好总有相对的好吧。(如果要绝对的安全那只能存定期了哦,没有波动,但收益率也低的可怜呢。)
夏普指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Si为Sharpe绩效指标;σi为基金i收益率的标准差,即基金投资组合所承担的总风险。
夏普指数反映了单位风险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程度。如果夏普比率为正值,说明在衡量期内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超过了无风险利率,在以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情况下,说明投资基金比银行存款要好。夏普比率越大,说明基金单位风险所获得的风险回报越高。反之,则说明了在衡量期内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低于无风险利率,在以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情况下,说明投资基金比银行存款要差,基金的投资表现不如从事国债回购。而且当夏普比率为负时,按大小排序没有意义。
夏普比率在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⑴用标准差对收益进行风险调整,其隐含的假设就是所考察的组合构成了投资者投资的全部。因此只有在考虑在众多的基金中选择购买某一只基金时,夏普比率才能够作为一项重要的依据;
⑵使用标准差作为风险指标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投资者会更倾向于下半方差等指标作为风险指标;
⑶夏普比率的有效性依赖于可以以相同的无风险利率进行借贷这一假设;
⑷夏普比率没有基准点,因此其大小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在与其他组合的比较中才有价值;
⑸夏普比率是线性的,但在有效前沿上,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变换并不是线性的。因此,夏普指数在对标准差较大的基金的绩效衡量上存在偏误。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b7b3ca26f10f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