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八条”严控之下,深圳楼市顿时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开发商连夜撤沙盘,中介下架房源,媒体小编加班删稿……有段子戏称,经历这一轮调控,房地产相关行业提前休假集体失业。这一轮的调控首先从10月4日发布的深八条,之后引发了市场的连锁反应:
10月13日,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局长、副局长、各辖区局领导带队,组成12个检查组,分别对位于深圳10个辖区的20个在售楼盘进行突击检查。房地产行业违法专项整治进入高潮。举个例子,A中介公司和B中介公司争夺挂牌房源时,B公司提出要业主签独家委托协议,一月内卖不掉,赔4000元。A公司的经纪人跟业主说,公司没有规定,可以签这样高违约金的独家委托。是否可以把房价提高40万,将房子委托给A公司卖。与此同时B公司提出,只要签独价委托,他们愿意把房价提高100万,对外挂牌销售,三个月内如果卖不掉,赔违约金。就这样A公司的经纪人,退出了这套房屋的独家委托竞争。 这样B公司获得该房源的独家代理权,而这个小区的整体挂牌房价,也自此整体上涨了100万元。
电商团购
电商是互联网时代下,中介托高房价的又一手法。购房者在买房时,通常需要支付一笔不开发票的电商服务费。少则一两万,多则三五十万,最高的可能多达百万。只有支付了这笔费用,才能获得楼盘提供的所谓“优惠”。
电商服务费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合理性的。因为,开发商卖房子,很多时候没有能力自己找客源,需要通过房屋中介等第三方平台卖房子。可是,按照开发商内部规定,能给到第三方平台的营销费用非常少,往往不到房屋总价的1%。
可中介公司做二手房业务,一般是房屋总价的2%甚至更多,当然就不乐意卖房子。于是,开发商就采用收取电商服务费这样的模式让中介帮忙带客,用电商服务费的名义收费,然后作为奖金发放给经纪公司和经纪人。
但问题是这一模式, 不在工商、房管、税收、消费等部门的监管范围内,在房地产消费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消费者退房或者放弃买房后,电商服务费无法退返的消费维权问题。更可怕的是很多开发商的经理人,还通过电商服务费的收取,赚取不当利益。
假房源
在网上看中一套房挺不错的,可是实际一去看就说已经卖掉了——这种众多购房者遭遇过的事情。中介公司的网站上找到一套“看起来很不错、价格也合适”的房子,等你电话咨询时中介立马说这房子还在赶紧来看房,然而当你到了的时候中介又说刚被卖掉了,然后带你去看其他房子,你不想白跑一趟就得跟着去,然后中介开始施展他的各种话术。
但真跟业主谈价格的时候,业主死活不松口,中介也一声不吭,让购房人十分被动。信息的不对称,在这个市场交易中极易出现各种不公平现象 。更令人发指的是,个人信息被胡乱出售,各种中介内部的“资源共享”对个人骚扰防不胜防,个人信息安全也让人十分忧虑。
房托哄抬房价
中介薪酬以底薪+提成的方式体现。一般有个底薪,三到四千左右,剩下的就是佣金分成,有些能达到四成,一套400万的房子,按照2.5%的比率,佣金为10万,中介拿到四成就是4万。 所以中介业内有句行话: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
按照这种薪酬制度,房价越高,佣金也越高,中介能拿到的分成也越高。在二手交易的时候,不少黑心中介会通过找“托”的方式来抬高房价。
通常做法是,当购房者看好某套房源后,他们往往会凑齐几家意向购房者安排另外的时间组团看房,而在当时安排一两个托来拉高交易价格。有时候他们就找自己的同事假装托,互相帮忙。通过房托,刺激购房者的购房欲望。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b8607a963874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