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和政策转变之快,令很多人感到意外。继3月份上海和深圳采取调控措施之后,热点迅速向炙手可热的二线城市蔓延。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苏州、合肥、南京、厦门、杭州、武汉等城市已经掀起了一股“限购热”。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点是从地理上位置上看要么就是经济发展比较不错的重点二线城市,要么就是位于一线城市周边的城市。其次是这些城市楼市已经趋于活跃,而且房价增幅过快。接下来焦点来为大家梳理一下近期热点城市限购、限贷政策。
二线热点城市楼市调控政策盘点
南京:就在杭州出挑限购政策一周后,2016年9月25日,时隔两年重启限购措施,9月26日起执行,限购政策明确,在主城区范围内,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得再新购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得再新购新建商品住房。针对不同的购房需求,采取差别化措施,保护刚需和改善性购房,打击投机购房。本次限购仅限于新房,但对购买二手房并未作以限制。
杭州:中秋节小长假刚刚过去,2016年9月18日杭州出台限购政策,自9月19日起,杭州在市区限购范围内将暂停对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户籍居民家庭出售住房。限购范围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萧山区、余杭区,不包含富阳区、大江东以及临安、桐庐、建德、淳安四县(市)。而杭州也成为继苏州、厦门之后,第三个重启限购的二线城市。此次限购,是基于过热的楼市。只是对非杭州户籍人口的投资性限购,对本市户籍的居民并不在本次限购之列。限购一出,就引发了恐慌式的抢购。
在杭州之前,苏州、厦门也已经先后开始执行限购政策,合肥、武汉等地也出现了限贷政策。
武汉:2016年8月31日,紧跟厦门的脚步,武汉楼市新政终于落地,9月1日起执行。武汉本次楼市调控只涉及到限贷政策。
本次限贷政策指出:
1、 拥有1套住房,再购房首付最低40%;
2、 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并已结清炒股或还有1套住房炒股未结清,再购房首付最低40%;
3、 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且有2套住房炒股未结清,停止炒股。
适用范围为:三环内中心城区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含汉南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的限贷力度相对较轻,主要是对于投资炒房的需求进行限制,对刚需影响不大。
厦门:2016年8月31日厦门先于武汉出台楼市调控政策,9月5日起执行。限购政策对三种类型家庭,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销售建筑面积144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商品住房:
1、 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2、 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3、 无法提供购房之日前2年内在本市逐月连续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虽然厦门、武汉同步出台楼市收紧政策,但力度明显有所不同。厦门在今年7月就出台了限贷政策,本次只是在房价依然未抑制住的情况下加码限购;而武汉则是刚刚开始限贷。对比厦门的限购政策,苏州的限购则相对较为宽松。思路与武汉类似,依然是对于投资炒房的需求进行限制,对刚需影响不大。
苏州:2016年8月11日苏州出台限贷政策,8月12日起执行。
政策完善了市区差别化信贷政策:
1、 家庭购买首套房,申请商业炒股的最低首付款保持20%不变;
2、 有1套房且无炒股记录或炒股已还清或无房但有炒股记录,申请商业炒股的最低首付比例为30%;
3、 有1套住房且炒股未结清,申请商业炒股的最低首付比例苏州市区(不含吴江区)由40%调整为50%;
4、 居民家庭已有2套及以上住房且炒股未结清的,停止发放炒股。
同时还调整了非户籍居民购房政策: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申请购买第2套住房时,应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2年内在苏州市区累计缴纳1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过去不起眼的合肥,连续4个月占据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的首位。为了抑制飙升的房价、过热的楼市,合肥政府推出了史上最严的限贷政策。
合肥:2016年7月1日出台差别化信贷政策:
1、 家庭首次购买住房,申请商业炒股的最低首付比例仍为25%;
2、 在本市市区范围内(不含肥西县、肥东县、长丰县和巢湖市),家庭拥有1套房且无炒股记录或炒股已结清,或无房但有1次购房炒股记录,申请商业炒股的最低首付比例为40%;
3、 家庭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炒股未结清,再次申请商业炒股购买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为50%;
4、 家庭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且无购房炒股记录或炒股已还清,或有2次炒股记录且已结清,再次申请商业炒股购买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为60%;
5、 停止向购买第3套及以上住房的缴存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炒股。
8月9日信贷政策再次加码:查有两套房,征信有一笔炒股未结清,拒绝炒股。
整体来看,南京、杭州、厦门、苏州都属于局部限购,力度较小,主要是限制外地炒房客的投资投机需求。每一次出台限购令,几乎都演变成继续上涨和抢购,今年出台限购的城市,几乎都是如此。一系列数据也表明,在房价和地价比翼齐飞的同时,这些城市的库存也在明显下滑。
一线城市楼市调控政策盘点
执行限购的一线城市中,上海、深圳今年3月接连出台号称最严楼市新政,北京和广州并没有大动作。
深圳:2016年3月25日,继上海“沪九条”,深圳连夜颁布限购令。
本市户籍:家庭限购二套房。
非本市户籍:家庭限购一套房,连续3年及以上时间在本市缴纳社保或个税。
差别化信贷政策:家庭在深圳无房且2年内无住房炒股记录,首付30%;家庭在深圳无房但近2年有住房炒股记录或在深圳已有一套房且炒股已结清,首付40%;在深圳有房且炒股未结清,首付70%。
新办法对夫妻双方均为深户的家庭购房没有影响,其最大意义在于对夫妻双方仅一方为深户的家庭而言,放开了非深户产权落名的条件。
上海:2016年3月25日,上海出台“沪九条”。
本市户籍:单身限购一套房,家庭限购二套房。首套房首付30%,二套房普通住宅首付50%,非普通住宅首付70%。
非本市户籍:单身不能购房,家庭限购一套房,且过去63个月在上海市缴满60个月及以上社保或个税,首套房首付30%。
上海本次限购令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长期蜗居魔都的外地单身狗们,想买房,还是先考虑结婚吧!
北京通州:今年北京虽然并没有出台新的限购、限贷政策。但是去年以来,受建设城市副中心等利好消息影响,通州楼市一度非常火爆,投机炒房现象频现。2015年8月14日北京市住建委、通州区政府发布《关于加强通州区商品住房销售管理的通知》,决定在通州实施更严格的商品住房限购政策,提高区域购房门槛。
1、以下情况的家庭限购1套通州区商品住房:没拥有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已拥有1套住房且户籍属于通州区且落户3年(含)以上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已拥有1套住房且近3年在通州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没拥有住房且近3年在通州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2、以下家庭暂停向其出售通州区商品住房:已拥有1套住房、无法提供在通州区落户满3年及近3年在通州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证明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近3年在通州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而北京(除通州外)和广州近期未出台新的限购政策:
北京(除通州外):本市户籍:限购2套房,首套房公积金炒股首付20%,商业炒股首付30%;二套房公积金炒股首付30%,商业炒股首付40%。非本市户籍:限购一套房,必须满足在京缴纳社保满5年,公积金炒股首付20%,商业炒股首付30%。
广州:本市户籍:限购二套房,首套房首付30%,二套房首付70%(如果首套炒股还清,二套房首付可以30%)。非本市户籍:限购一套房,且5年内在本市连续缴纳3年以上社保或个税,首付30%。
从各地地王的陆续出现可以看出,一线城市的楼市也并没有明显降温。上海、广州等地均在8月诞生单价历史地王,且部分新地王价格较前期大幅飙升。地王热潮维持了大约有半年之久,并呈现由中心热点城市不断向周围地区蔓延之势,南京、郑州、珠海等城市地王也是频现,地王潮出现一定程度上也会推高房价上涨。
在居住和投资需求都扩张的情况下,重新拿出限购等举措想为房地产市场降温,短期来看效果不大。每一次限购政策不仅无法为市场降温,反而成了助推房价再次上涨的利器。当价格急剧上升之后,是否还存在足够的有效需求支撑市场的热度,值得投资者审慎看待。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bbaf45cc2f06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