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股票本身就是上市公司用来激励员工的,但是如果员工满足了上市公司对于限制性股票的条件话,是可以将手中的限制股进行买卖的。有人卖自然就有人买,那么限制性股票该不该买?如果不了解的话,不妨看看下面的股票知识吧。
由于限制性股票方案在授予时就对股东大量的存量股本所有权进行无偿赠送,这与股权激励对公司未来增值效益进行分享的宗旨并不相符,而会造成公司出资人和股民既得利益巨额损失。这种损失有很强的隐蔽性,其后果比曾经看好但在实际推行中不得不叫停的MBO还要严重。
无偿多赠予巨额股本
根据有关规定,不同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同样是公司标的股票股本总额的10%,但是限制性股票要求公司将标的股票股本总额的10%无偿支付给激励对象,而股票期权却不需要公司将标的股票股本的任意额度无偿支付给激励对象。例如,以授予数量都是10%上限计,其中,限制性股票无偿赠予总股本市值的10%的3/4-5/6,简单假定公司目标业绩年平均增长率为10%(限制性股票行权条件),同时假定公司股票市盈率保持不变,按照平均行权时间4年进行一次性行权时,限制性股票的获益额度是股票期权获益额度的2.62-2.80倍。限制性股票比股票期权无偿多赠予出巨额的股本是产生上述差异的根源。这是公司偏好于选择限制性股票的第一个“秘密”。
股价跌时照样获益
有的上市公司担心由于股票价格波动性大,行权时遇到股票价格下滑,实施股票期权就等于告诉激励对象压根无法行权,不能获得行权收益。因此,选择限制性股票作股权激励。换言之,选择限制性股票是为了保证在行权时,如果遇到股票价格向下波动,照样能获得行权收益。
因为假设行权时,当股票市场价格等于授予价格,按照前面的举例,尽管市值增量却为0,但激励对象的收益仍正好等于无偿赠予总股本市值;当股票市场价格低于授予价格,如是授予价格的70%,即市值增量为-30.00%,但按照前面的举例,激励对象的收益将仍然有近1倍的收益。这是公司偏好于选择限制性股票的第二个“秘密”。
过分降低行权获益风险
限制性股票同时更容易产生这样的不良后果,即:在大盘下跌而公司相对业绩较差时,限制性股票照样可以给予相当水平的激励收益。公司无论有业绩和无业绩,股市大盘无论怎样下跌,限制性股票都有相当的收益,说明限制性股票过分降低了股权激励行权获益的风险,限制性股票作为股权激励的方式之一,只能是一种很差的选择。这是公司偏好于选择限制性股票的第三个“秘密”。
慎用限制性股票
由于公司在进行股权激励时,很容易将限制性股票变成为激励对象的免费大餐,使公司股东(出资人和股民)既得利益蒙受巨额损失,违背股权激励的宗旨,又由于让激励对象本人按授予价格或少量打折购买限制性股票没有可行性,或者说脱离了股权激励本意,所以,限制性股票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慎用。
对于限制性股票已经造成或即将造成公司出资人和股民既得利益巨额损失的,要如同MBO尽快叫停。
判别限制性股票方案是否可行的标准如下:
一是看限制性股票是否无偿赠予出巨额的股本;二是看公司股票价格下跌时,限制性股票是否照样能行权获得很多收益;三是看在股市大盘下跌而公司相对业绩较差时,限制性股票是否照样可以给予相当水平的激励收益;四是看限制性股票的未来收益水平是否远远大于有关规定的上限水平。
如果不是,这样的限制性股票方案才符合标准。否则,这样的限制性股票方案就不符合标准,必须予以否定,提早着手叫停,避免被动。
不管什么股票,本身就是具有风险的,哪怕是限制性股票也不例外。如果你看好限制性股票所属的上市公司的价值,那么买入也无妨。如果对行情不看好,那么该如何做,相信你心里也有数了。想要在股市中做一个好的投资者,对于股票投资学习就不能落下。
相关推荐:
限制性股票激励的特点有哪些?
限制性股票有没有风险?限制性股票的特点是什么?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对股票的影响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bca6dfbbcea2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