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银行尽管还没有什么“营销”的概念,但是都在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支援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张嘴,两条腿,旧银行的“跑街先生”变身储蓄宣传员,走街串巷宣传爱国储蓄的意义,向市民“敲黑板”悉心讲解储蓄章程和办法;银行流动服务小组深入政府企业、里弄街坊,实行连带上班制,方便储户存款和领奖;适时降低存款起点,推出小额贴花有奖储蓄存单,储户每月花1元钱,买上一枚贴花凭证,回家粘贴在存单上,攒齐一年就可参与摇奖,简单易行,风靡一时。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还制作发行了爱国储蓄纪念券和纪念章,赠送给积极参加爱国储蓄的储户。《期势纵谈》谢燕才
爱国储蓄宣传画
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1元钱,如今不为人看重,而在上海解放初期曾经被储蓄宣传员演算出无数激动人心的建设篇章:假如每人储蓄1元钱,全国可以积累几亿元,有了这笔钱,能办成哪些事呢?可建铁路1204公里,建年产10万纱锭纺织厂32座,建5万吨化肥厂12座,建年产100万吨钢铁厂2座,购化肥500万吨,购拖拉机5万台,购解放牌汽车48200台,等等。银行以最具象的数据和语言,向人们阐述爱国储蓄的益处,直白又亲切,简单又醒目。《期势纵谈》谢燕才
简便储蓄,压岁钱储蓄,副食品补贴储蓄,零花钱储蓄,保本保值储蓄,活期支票储蓄……各种名堂层出不穷,数不胜数,而最吸引居民眼球的则是爱国有奖储蓄。银行以部分利息作为奖金,定期开奖,提升市民参加储蓄兴趣,并不时推出便民创新之举,譬如有奖储蓄“通存通兑”“一年到期,半年也可以拿出来”“每月5日开奖,10日就可以领奖”,而且还阐释了把爱国有奖储蓄存期拉长为两年的好处,即“对国家建工厂、开矿山、修铁路、加强国防等方面的帮助越大,个人的零钱积攒越多”。凡此种种,招数迭出,让储户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到。《期势纵谈》谢燕才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c092158230e9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