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5日6大黑马股分析

佚名
佚名 2019-03-04 15:54:12
来源:爱提网

  今日A股大盘终于突破三千点了,对于这个大好消息,有很多专业人士进行了解读,而且券商方面也在积极部署新人开户的事,一切都似乎预示着A股大牛市即将来临,先不管未来如何,我们看看今天的黑马股分析。

  东方证券:资管领跑、自营拖累、关注弹性

  东方证券 600958

  中报概况:东方证券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77亿元,同比-7.59%;实现归母净利润7.16亿元,同比-59.23%。基本每股收益0.10元,同比-64.2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7%,同比-2.90个百分点。2018年中期不分配、不转增。

  点评:

  1.投资收益(含公允)占比显著下降,资管业务净收入占比连续5年提升。

  2.高净值及机构客户是经纪业务开展的重心。

  3.投行业务小幅下滑,债权融资业务在合资券商中排名第1位。

  4.东证资管作为券商资产管理行业的领跑者,坚持主动管理,追求绝对收益。报告期内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33%。

  5.自营业务出现亏损,进而拖累公司中期业绩。

  6.信用业务计提减值准备比例相对较高,整体风险依然在可控范围之内。

  投资建议: 公司资管业务长期保持业内领先地位,主动管理比例超过98%且远高于行业均值,受相关监管政策变化的影响较小;自营业务虽然短期遇到一定困难,导致中期业绩承压,但公司多年来卓越的投资管理能力已经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未来边际改善的空间巨大。鉴于当前市场环境暂未明显转暖,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19年EPS分别为0.30元、0.39元,BVPS分别为7.35元、7.75元,按8月31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29.27倍、22.51倍,对应P/B分别为1.19倍、1.13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权益类及固收类二级市场行情持续弱势导致公司各项业务无法得到有效改观

  杉杉股份:基本符合预期 新能源车业务继续减亏

  杉杉股份 600884

  基本符合预期,新能源车同比减亏。前3季度营收和扣非利润同比基本持平,主要系:1)正极材料Q3因商务谈判拖累出货;2)新能车同比减亏;3)出售股票及现金分红的投资收益上升,毛利率同比微降0.63pct至23.1%,业绩基本符合预期。Q3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利润为20.94、5.89、0.83亿元,同比/环比增长-25%/-15.38%、356.53%/86.35%、-30.14%/-56%。分拆扣非利润:1)正极、负极、电解液约3.1-3.3、0.7-0.8、-(0.02,0.04)亿元;2)新能车-(0.7,0.8)亿元;3)能源管理、服装0.35-0.4、0.1-0.15亿元;类金融与创投(经营性)0.2-0.25亿元。上年同期新能车亏损1.4亿元,减亏明显。

  毛利率略有下滑,费用率维持稳定。Q3毛利率同/环比下滑1.37pct/2.82pct至20.35%,主要是17年钴涨价带来库存收益(估算1-1.5亿元),而今年以来钴价持续下跌。公司费用整体控制较好,前3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为3.07/3.12/2.9/1.99亿元,同比增长4.3%/-12.9%/5.8%/25.3%,整体费用与费用率维持平稳,财务费用增加较多主要系有息负债增长。前3季度现金流情况同比改善,销售商品与劳务获现金/营收、经营现金流净额/税后净利润为89.7%、-28.3%,同比增加11.9、42.2pct,预计长期应收账款逐步回款。

  正极Q3因商务谈判拖累出货,负极原材料和石墨化加工费涨价。正极Q3因3C大客户商务谈判耽误出货,9月已恢复供货。现有产能达5万吨,预计前3季度正极出货量约1.4-1.5万吨,钴酸锂占60-70%,三元以523为主,高镍占比较低,正加大客户开拓和产品验证有望放量。负极前3季度预计销量2.5万吨,毛利率略有下降至24-25%,主要是生料和石墨化产能瓶颈,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现有产能达6万吨,在建1.6万吨生料产能预计年底部分投试产,内蒙古10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于4月开工。

  电解液Q3出货大幅提升,新能车继续减亏。电解液产能达3万吨,H1亏损0.04亿元,销量4170吨,Q3预计扭亏,大幅增长至4000吨以上,主要系国轩、亿纬等大客户开始批量供货,Q3溶剂涨价推动电解液价格回升,毛利率升至15%以上。新能源车预计前三季度亏损0.7-0.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约1.4亿元,减亏效应明显。公司正加紧新能车出表,未来将更加聚焦锂电材料。能源管理、服装、投资业务比较稳定,为公司贡献稳定的现金流。

  投资建议:“强烈推荐-A评级”。预计18-20年净利润13.21/15.3/17.8亿元。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政策和销量低于预期,竞争加剧,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新华保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如期释放利润

  新华保险 601336

  事件:公司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较2017年增加26.92亿元至80.75亿元,同比增长50%,主要系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变更、释放保险合同准备金并计入利润表。业绩增速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预期+58%),也较9M18归母净利润增速52.8%基本持平。

  根据预告,公司4Q18/4Q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3/3.41亿元,全年占比分别为4.6%/6.3%,同比增速分别为9.4%/118.6%;1Q18至3Q18公司逐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2.0%、127.9%和5.4%,2018年贡献占比为32.3%、39.5%和23.6%,整体来看,寿险公司因年末计提各项管理费用、减值等原因,加之保费收入集中确认在上半年,4Q 业绩对全年业绩贡献整体有限。

  预计2018年和2019年准备金分别释放税前利润16.4亿元和32.8亿元。我们预计2018年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750天移动平均线上行9个BP,根据2017年报敏感性测算,在上调5个BP 假设下全年释放责任准备金16.4亿元,占2017年税前利润为22.4%,弹性领跑上市险企。2019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逐步下行并维持在2.8%的低位假设下,750天平均线仍将保持22BP 上行,公司上调10个BP 假设下全年释放责任准备金32.8亿元。

  前三季度总投资收益率达4.8%优于同业,关注AFS 浮亏对综合收益冲击。9M18公司合并报表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同比增速为-6.1%(平安、人寿、太保分别为-0.9%、-24.5%和+1.6%),我们预计2018年全年为-14.1%;总投资收益率为4.8%(平安、国寿和太保分别为4.0%、3.3%和4.7%),我们预计2018年全年为4.5%。我们预计产生EV 投资回报偏差-38.9亿元,拖累期初EV 增长2.6个百分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公司9M18归母综合收益累计亏损达-31.7亿元,关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亏对归母综合收益的冲击。

  公司步入转型收获期,市占率回升,“以附促主”差异化战略打开发展空间。2018年公司实现原保费收入1222.9亿元,同比增加11.9%,市占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4.7%,得益于续期业务占比提升10.9个百分点至78.8%。公司在业内率先提出“风险管理师”理念,并率先走出了“以附促主”的差异化路线。公司预计2018年附加险可达30亿,2019年目标60亿,我们预计2019年健康险新单仍可继续保持15%以上的增长。

  投资建议:基于部分上市同业因二级市场大幅波动、产险手续费上升等原因拖累净利润表

  现,公司实现50%归母净利润增速实属不易。董事会改选后对未来战略的延续性是当前压

  制公司估值的一大掣肘,我们看好公司深耕健康险领域对估值和业绩的长期提升。基于公司披露业绩预告,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18-20年EVPS 分别为56.97、67.14和79.21元(原预测为57.94、68.27和80.33元),EPS 分别为2.66、3.43和4.28元(原预测为2.73、3.98和5.52元),当前对应PEV 估值0.6X,处于历史底部,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快速下行、保障型产品销量不及预期、战略风险

  利源精制:整车试制进度有延迟 深加工材逐步放量

  利源精制 002501

  轨道车辆整车试制有延迟。公司前期公告指出,地铁车辆整车样车试制计划在春节前后完成,后因部分零部件供应商原因推迟至7月底。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公司的样车试制进度略低于预期,目前还没有完整成型的车辆,后续的调试安装等工序尚需时日,赶在7月底前完成可交货状态的样车,有一定的难度。

  铝合金车体已有订单,将作为为整车量产前的利润过渡。公司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已经具备生产能力,除前期已经发往印尼的订单外,公司在接洽土耳其、伊朗等客户,铝合金车体将作为整车量产前的利润过渡,能为公司在2018年带来一定的利润增量。以此为契机,公司也将发挥设备优势,积极接洽国外包括西门子等知名企业,作为代工企业赚取固定加工费用,以此来避免在国内地铁整车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与中国中车形成直接竞争。

  深加工材放量,产品结构优于传统铝加工企业。公司在2015年定增的轨道车辆和铝型材深加工项目已经接近项目建设期的尾声。公司深加工进口设备已全部到位且处于生产状态,深加工产品包括铝合金汽车轮毂、汽车空调散热器等。深加工材的产品利润稳定,受上游电解铝价影响较小,确保了公司盈利的稳定性。在地铁整车放量前,将成为公司主要的盈利增长点。

  多个订单陆续签订,新的合作模式助力公司转型。公司从传统的铝型材加工企业进军轨交车辆领域,是向下游充分扩张,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举措。公司已经完成印尼观光车整车框架部件的供货,与“京车”签订部件及整车技术协议,沈阳地铁4号线的整车订单在接洽中、土耳其、伊朗等项目也在接洽中。深加工方面,公司先进的设备具有加工能力,与沈阳富创等签订了重要的订单。公司将先从代工过渡,协同深加工材的逐步完善,保证公司的持续稳定经营,不断提高沈阳子公司的盈利水平。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2020年的营业收入为:34.25亿元、41.11亿元、49.3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22亿元、7.94亿元、10.13亿元,EPS为0.51元、0.65元、0.83元,对应当前的股价,2018-2020年的PE为15.25X、11.97X、9.37X。公司整车样车进度有延迟,但考虑到公司深加工材的盈利增长点,给予公司2018年18-20倍的PE,合理区间为:9.18-10.20元,维持“推荐”评级。

  中材科技:股票业绩超预期 风电叶片趋势向好 玻纤成本内生改善

  中材科技 002080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快报,实现营收114.57亿元,同比增长11.58%;营业利润13.23亿元,同比增长29.86%;利润总额为12.04亿元,同比增长22.37%;归母净利润9.57亿元,同比增长24.68%。

  风电叶片销售下半年改善明显,2019年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8年国内风电市场需求复苏,全年实现新增装机约22GW,同比增长约12%。公司作为风电叶片龙头,我们预计全年实现叶片销售超过5500MW,同比增长超过15%。其中2MW及以上功率叶片占比接近90%,由于叶片大型化,每套均价有所提升,毛利率也随规模效应显现保持平稳。未来随着风电行业内部结构调整、标杆电价下调以及平价上网之后的能源转型需求,风电将迎来长景气周期。公司与金风科技就巴拿马项目赔偿事宜已于18年12月3日尘埃落定,合计承担2.76亿元的赔偿,由于已于17年计提0.57亿元,故将减少2018 年度利润总额2.19亿元(综合来看,风电叶片业务18年实现小幅盈利)。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未来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内生改善致18年玻纤成本下降明显,行业供需短期承压,成本仍有边际改善空间。我们预计公司全年玻纤销量接近85万吨,随着新产线点火投产,产能增加带来的规模效应、新产线成本下降、经营管理的精细化使得18年玻纤单位成本下降明显。未来老产线冷修技改及关停计划将进一步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和成本改善,成本下降仍然值得期待。从行业角度看,持续数年的高盈利确实刺激了一定程度的产能新增,但新一轮产能投放来自主流大企业,中高端占比较高(集中在热塑、风电等中高端领域),小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壁垒竞争力较差,我们预计此轮产能新增对价格的冲击,对比历史上看会相对较小。价格方面:目前电子纱和无碱粗纱价格下降较为明显,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业绩,但由于公司中高端(热塑、风电、电子纱等)产能占比较高(约为50%),全年来看,19年玻纤业绩仍将保持平稳。

  锂电隔膜业务稳步推进,1和2线已获量产订单;高压复合材料氢气瓶研发生产逐步推进。新能源汽车放量带动隔膜快速增长,储能有望成为新增长点。湿法隔膜性能优异,代替干法趋势明显,2017年全市场湿法隔膜产量占比达到54%,同比增加12%。公司2011年进入锂电隔膜领域,2016年投入9.9 亿建设2.4亿平米湿法隔膜新线。报告期内,1#、2#生产线完成72小时连续运转考核,获得量产订单;3#、4#生产线全面贯穿进入试生产调试阶段。4 条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产品实现批量销售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另外,公司积极推进高压复合材料氢气瓶研发和生产进程,带来新的增长活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8-2019年实现归母净利9.57和12.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和1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中高端玻纤价格下滑超预期;小企业玻纤新增产能投放超预期,对市场造成冲击;环保淘汰玻纤落后产能不及预期;贸易 摩擦对玻纤出口的影响;2018及未来几年风电新增装机不及预期,公司叶片业务受影响;锂电隔膜生产和销售不及预期,价格下降超预期。

  虽说现在大家都看好A股股票接下来的表现,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股市是很难预测准确的,咱们只有心系黑马股,才能保证在牛市或者熊市里不亏本,甚至保证到小赚,所以多关注本网黑马股分析,挖掘股市黑马。

  相关推荐:

  2019年3月7日6大黑马股分析

  2019年3月8日5大黑马股分析

2019年3月6日6大黑马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