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许多法律规则也变得越来越完善,就好比最近的险企股权新规出台,这一规则让超标股东困境缓解。那么险企股权新规出台对股市的影响有哪些?接下来随小编来看一下相关情况。
1月24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旨在加强对保险机构与一致行动人重大股票投资行为的监管,防范个别公司的激进投资行为和集中度风险,维护保险资产安全和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为切实落实“财务投资为主,战略投资为辅”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导向,《通知》将股票投资分为一般股票投资、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三种情形,根据持股份额变化,实施层层递进的差别监管。对占绝大部分不涉及举牌的一般股票投资行为,不增加限制性措施;开展一般股票投资涉及举牌的,应当在信息披露要求基础上进行事后报告;达到重大股票投资标准的,应向监管部门事后备案;涉及上市公司收购的,实行事前核准。
为防范个别保险机构激进投资和集中度风险,《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要求,规定了保险机构开展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在偿付能力、股票投资能力、内控管理等方面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程序要求。《通知》同时明确,保险机构投资单一股票的账面余额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
为进一步防范保险机构与一致行动人共同投资风险,《通知》重点强化了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的举牌或收购行为监管,明确禁止保险机构与非保险机构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开展重大股票投资,新增投资部分应使用自有资金。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开展一般股票投资发生举牌时,保监会可以采取暂停保险机构资金最终流向非保险一致行动人的直接或间接投资等监管措施。此外,《通知》还要求保险机构在获得重大股票投资备案意见或上市公司收购核准文件前,不得继续增持该上市公司股票。
为促进保险资金对上市公司经营发挥良好协同作用,《通知》进一步提出保险机构应当做友好投资人,要切实与上市公司股东和经营层沟通。保监会将加强与有关监管部门协调,及时通报保险机构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的相关情况。
此前,保监会已就《通知》的主要内容多次征求了相关监管部门和保险机构意见。《通知》的发布实施对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保险资金稳健投资,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一是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整体尚有较大空间。当前,保险资金股票投资余额达到1.2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总额的比例不到10%,距监管上限尚有较大空间,《通知》明确支持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投资的监管导向,将推动更多保险机构运用保险资金进行分散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二是调整监管比例有助于部分公司改善投资结构。2015年下半年,资本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保监会及时响应国家关于稳定资本市场的工作部署,出台提高投资单一蓝筹股和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的救市政策。此后,少数保险公司运用该政策投资股票,涉及资金约占保险资金运用总额的1%。适时退出临时性救市政策,有助于上述保险机构防范股票投资集中度风险,并保持相关调控手段的有效性;三是政策上给予了足够的宽限期。保险公司可在2年或更长时间,将相关资产比例调整至监管比例之内,随着保险公司自身资产规模的增长,其投资比例呈现自然下降,不会对资本市场形成资金压力。
《通知》的发布实施有利于推动保险公司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对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防范金融行业系统性风险、维护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随着保险业资产规模不断增长,相关监管政策导向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下一步,保监会将继续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体系建设,在“偿二代”规则基础上,综合评估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情况和管理状况,实施差别化监管政策,提高行业稳健运行能力,切实发挥保险经济补偿、社会管理、资金融通等功能,切实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建设。
险企监管新规落地!股票投资受限 对股市影响有多大
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加强保险机构与一致行动人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重新规范保险资金投资股票。
在"宝万之争"接近尾声的时点,保监会对于险资的监管也正式摆在台面上。此前不久,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 大肆举牌,掀起了一场对于险资以及保险公司"万能险"业务的大讨论。在酝酿数月之后,保监会对于险资的监管新规出台!
分类监管:超过20%的股票投资需要报批
据了解,新规将对险资投资股票进行分类监管,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对于一般股票投资,即持有上市公司股权20%以下,保险公司无需获批,便可直接进行投资,而且对险企投资 的行业不做限制。
对于重大股票投资,即持有上市公司股权超过20%,保险公司需要经过保监会审核,并且全部运用自有资金。
对于保险公司收购上市公司的行为,新规要求险企一旦拥有控制权,则算形成收购,这收购行为需要向保监会报批,而且这种收购是有行业禁区的,险企所投要和主业相关,不得对高污染、高能耗等公司进行收购。
严禁险企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
《通知》重点强化了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的举牌或收购行为监管,明确禁止保险机构与非保险机构一致 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
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开展重大股票投资,新增投资部分应使用自有资金。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开展一般股票投资发 生举牌时,保监会可以采取暂停保险机构资金最终流向非保险一致行动人的直接或间接投资等监管措施。此外,《通知》还要求保险机构在获得重大股票投资备案意 见或上市公司收购核准文件前,不得继续增持该上市公司股票。
单一股票投资比例下调至5%
《通知》同时明确,保险机构投资单一股票的账面余额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对于已经超过5%比例的保险公司来说,存量资产将如何处理?新规指出,保险公司可在2年或更长时间,将相关资产比例调整至监管比例之内。
据了解,2015年7月8日,保监会发布《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 加大了蓝筹股投资的比例上限,增加了险资投资的灵活度。当时的具体规定为:"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余额占 上季度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上限由5%调整为10%;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达到30%的 ,可进一步增持蓝筹股票,增持后权益类资产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
"新规将权益类资产占保险公司总资产比例从40%下调至30%,将单一股票投资占保险公司总资产比例从10% 下,只是撤回当时的临时"救市"政策。"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任春生说道。此前,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也表示:"把'救市'时放宽的投资比例再收回来。这个比例,稳健型公司用不了,反倒让激进型公司 钻了空子。"
险企股票投资受限 对股市影响有多大?
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任春生表示,此次重新规范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结合了2017年中央工作会议所提出的"严控风险、处置一大批风险点"的精神。
险资投资股票受到一定限制,会对股市有多大影响?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任春生表示,新规对资本市场影响不大。首先,当前保险资金股票投资余额达到1.2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总额的比例不到10%,距监管上限尚有较大空间,而超过比例的就几家险企,总量不超过1% 。其次,对于一些超过新规比例的险企,将给其2至3年调整期,减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新规对绝大多数保 险公司没有影响,主要是限制个别行为。"
据了解,保监会此后还将出台更多的举措,规范保险行业发展。保监会将继续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体系建设,在"偿二代"规则基础上,综合评估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情况和管理状况,实施差别化监管政策,提高行业稳健运行能力,切实发挥保险经济补偿、社会管理、资金融通等功能,切实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建设。
“保险资金救市政策恢复常态”对A股影响不大
1月24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明确,保险机构投资单一股票的账面余额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
此次《通知》中投资比例的调整,实际上是2015年保险资金救市政策的退出。2015年针对资本市场的特殊情况,监管部门出台了提高保险机构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的救市政策。
所谓的“保险资金救市政策”,指的是:2015年7月8日,保监会发布《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符合条件(上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投资蓝筹股票的余额不低于股票投资余额的60%)的保险公司,经报保监会备案,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上限由5%调整为10%;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余额占上季度末总资产比例达到30%的,可进一步增持蓝筹股票,增持后权益类资产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同时,对“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的资产认可比例”适度提高。其中保险资金投资的蓝筹股票,应当符合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相关规定,在境内主板发行上市,市值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且具有较高的现金分红比例和稳定的股息率。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协会表示:“彼时救市政策出台后,保险机构充分发挥成熟机构投资者角色,在保证责任投资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救市,重构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功能,用行动重燃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的信心,用行动坚守优质企业的价值底线,为市场稳定做出重要而积极贡献。现在资本市场已基本稳定,并且大家普遍看好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在这种情况下,临时性的救市措施可以也应当及时撤出。”
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表示:“从国际成熟市场看,金融危机时采取的救市措施都会根据市场发展变化情况逐步撤出。临时救市措施的作用也仅仅是临时性的,市场恢复常态后,不会产生长远影响的临时救市措施撤出,是必然的理性选择。”
多位业内人士明确表示,“保险资金救市”这一阶段性政策的恢复常态,早在预期之内,实际上对保险资金在A股的配置影响不大。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保险资金境内权益投资比例远未用足,甚至还不到救市前规定的比例上限的一半。2016年11月的行业数据显示,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3.12万亿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88万亿元,占比为14.37%。从数据看,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中的比例仍有上升空间。
过往数年的数据后发现,即使是在牛市鼎盛时期,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的实际比例也从未“顶格”过,基本都在25%以内。而自本轮资本市场调整以来,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的比例基本都在10%至20%之间。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协会上述负责人表示,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将会保持快速增长,即使股票市场的投资比例可能会下降,但投资的绝对金额不会下降反倒会增加。“比例是相对的,规模是绝对的”。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讲解的关于险企股权新规出台对股市的影响最新的相关的内容,希望小编的内容能帮助到大家。关于险企股权新规出台对股市的影响的更多知识,小编后续会陆续为大家带来,请大家持续关注爱提网。
更多推荐:
保监会调整险企持股上限有什么影响?
险企股权新规发布是怎么回事_对股权有什么影响?
加息对保险股的影响到底如何?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cd87e146101b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