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第一个季度下,港股IPO与内地IPO情况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状况,冰火两重天的港股和A股市场让许多投资者对其状况有所投资保留。那么香港内地的IPO市场为何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情况呢?下面就由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A股IPO审核趋严、监管层严把上市企业质量关、有效疏解“堰塞湖”问题等市场新动向都一一反应在了一季度内地一级市场的数据中。根据毕马威3月2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A股IPO市场在2018年第一季度呈放缓迹象,IPO项目较去年同期锐减72%。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18年第一季度录得38宗新上市项目,募资人民币400亿元,去年同期则为134宗IPO,合共募资人民币696亿元。
相比之下,2018 年第一季度香港IPO市场火热,62宗新上市项目合共募资港币244亿元,同比增长82%。香港新上市制度预计在第二季度推出,生物科技公司和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将成为IPO市场新的增长点,毕马威亦相应将2018年全年募资额预测由2000亿元港币上调至2500亿元港币。
A股:过会率下降,排队企业锐减
在毕马威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募资额介于人民币10亿元至50亿元的IPO比例升高,平均交易规模比 2017年同期增加逾一倍。值得注意的是,深交所录得过去十年来最高的首季度平均交易规模。
一季度A股的前十大IPO依次是华西证券、江苏金融租赁、河北养元智汇饮品公司、红星美凯龙、成都银行等等,筹资金额2-5亿元人民币之间。较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前十大IPO规模有所提升,但依旧缺少大型IPO。去年一季度募集资金排名靠前的IPO依次是银河证券、中原证券、欧派家居、亿联网络等。
从行业来看,与往年一样,以IPO宗数计,工业市场、信息技术、媒体及电信业和消费品市场为前三大行业。另外,金融服务行业成为募资总额的一个重要来源,共录得三宗大型IPO项 目,这三个项目均位列本季度前五大IPO。
今年A股IPO很重要的一个变化是,排队企业大幅减少。由于监管机构秉承“重质不重量”的审核态度, 正在申请上市的企业数量从2017年底的511 家下降到截至2018年3月15日的388家。 同时,监管机构持续关注申请人的质量以及保荐人对上市申请人的资格进行自我审查,自2017 年第四季度以来越来越多的申请人撤回上市申请。
在发审委成员实行终身问责制之下,一季度A股IPO的过会率已经下降至44%,上一季度,过会率为56%。发审委员还曾经祭出零通过率来震慑市场。毕马威报告表示,监管机构重点审查的领域包括收入的合理性、关联方交易、业务可持续性以及遵守法律和法规。
对于A股一季度的表现,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咨询组合伙人刘大昌表示﹕“鉴于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和创新发展,新经济行业公司的IPO势必增加。与此同时,严控IPO的质量仍然是监管机构的首要任务,上市申请将继续受到严格的审查。”
港股:募资总额较去年大幅增长
一季度,香港市场表现强劲。毕马威报告显示,该季度,以募资总额计,香港位居全球第四,有望在2018年全年仍是全球最受欢迎上市地之一。香港主板录得29宗IPO,募资总额约为港币221亿元,较2017年同期的港币121亿元增加了 83%。香港创业板GEM于2018年第一季度录得33宗IPO,是成立以来单季度录得最多宗IPO的一季。募资总额为港币23亿元,较2017年第一季增加77%。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有关一季度香港内地IPO市场为何冰火两重天的相关资讯新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继续关注爱提网,我们将会时刻了解并不断更新股市行情信息,将最丰富,权威新鲜的资讯带给大家!
优文推荐:
港股融资打新需要冻结资产吗?
2018低估的医药港股有哪些?
A股高科技龙头有哪些?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cffa0ba0508e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