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瑞赢:遇到骗子不可怕,维权路上也并不值得难过,毕竟犯错对于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一条成长的“绿色通道”。
教育学家桑代克做过一个试验:将一只饿了的猫,放进一只箱子里,在箱子外面放了一条鱼。起初,猫只会漫无目的的乱咬、乱撞,无意中碰到箱子里的脚踏板,箱门就打开了。猫成功拿到食物。之后,桑代克多次将猫关进同样的箱子,直到最后一次,猫一进箱子,就能熟练的打开关,逃出箱子。
这个试验的名字叫“试错学习”。
教育孩子,亦当如此。
犯错是人生的必然,无论什么样的父母,都不可能把孩子教育得“不会犯错”。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幼儿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害怕孩子犯错,便阻止孩子动手,是在限制孩子成长。犯错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允许孩子犯错,孩子才会走向“对”的人生。
教育家卢梭曾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教育的基础是家庭。”
如果说孩子是海上的航船,那父母就是船上的摆渡人,孩子能在哪个港口停泊,很多时候靠的是父母的驾驶技术。
孩子未来的模样,其实早就印刻在父母的教育中。教育孩子是场修行,为人父母的我们在这个修炼场上,都要学着改变,更要学会反思。有些“老师”只会简单的给予答案,让孩子跨越思考的苦、躲过失败的伤;有些“老师”则舍得将生活还给孩子,让孩子亲生体验生活中的艰难险阻、难易抉择。而不同的道行,指引孩子走向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往往会站在孩子的身后去引领,而不是一味冲在前面,替孩子遮风挡雨、扫清障碍。
就像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那句话:“孩子仰望父母的脸,看到的是孩子自己。”
教育唯一的王道,就是执著地栽培自己。所有教育的结果,终将回归生活。把孩子放在生活中去历练, 这是最快、最实用的成长方式。
生活,才是孩子人生路上最好的学校。父母就是这所学校里的“老师”。
一切教育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好的关系上;一切教育的结果,都是亲子关系的结果。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d53d47f350a6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