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不紧俏的可转债市场是否打新中签能够稳赚不赔呢?对于可转债的打新中签是存在0风险的吗?小编个人是不这么认同的。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可转债经历了从“无脑套利”到“快速破发”的牛熊转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可转债经历了大扩容,已不再具有稀缺性。随着今年初证监会发布新规收紧定增,可转债的融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行速度大幅加快。12月短短6个交易日,3家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总额就已达到151.54亿元。
2、正股股价持续下跌,必然拖累转债价值。据数据统计显示,自11月20日至今半个月时间,25只上市可转债中,正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时达转债、亚太转债、生益转债等7只可转债的正股跌超10%。目前,A股市场多数股票都处于下跌通道之中,受到拖累,可转债也会同步调整,短期内难有恢复可能。
3、可转债的上市公司质量开始下降,吸引力大不如前。在2017年2月之前公布的预案中,绝大部分公司均来自主板,且预案公告日公司pb大于行业平均pb的整体比例较低,整体质量还是不错的。而在此之后公布预案的公司中,来自中小板、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加,估值偏高的上市公司占比大幅提升。这就大幅提升了可转债的投资风险。
4、随着可转债上市后价格的暴涨,促使可转债成为大股东套现的便利工具,这让投资者的乐观预期迅速下降,可转债开始全面降温。以雨虹转债和林洋转债为例,前者上市以后,10月20日至23日期间,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雨虹转债184万张;10月24日至10月27日期间,控股股东再次减持184万张。
现在那些申购可转债已经被套的投资者该怎么办呢?
1、可转债下跌的空间本身不会太大,个人投资者如果是误中可转债,至多是“只输时间不输钱”。就算中签1只可转债(10张)的金额也就只有1000元,绝对数量并不大,而从以往历史来看,80~85元已经是可转债的“铁底”,也就是说10张可转债最大浮亏也就是150~200元,对绝大部分投资者来说也在风险可承受范围内。更何况,可转债属于公司债性质,每年还会支付一定利息给投资者,1000元买入持有到期也算是“只输时间不输钱”,大家就当把这1000元现金忘在抽屉的笔记本里,过几年之后再取出来,心情也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2、只要买上了优质的可转债,可以对其股价进行细细观察,优质可转债走出大底,就是债券市场的反转机会。在过去下跌行情中,多只可转债跌破90元,甚至有低于85元的可转债出现。从以往几次可转债的底部来看,低于85元的可转债出现是“硬指标”,而目前价格最低的可转债是94元的洪涛转债,还远未达不到历史底部的要求。
3、对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若买进可转债出现净值下滑,可以在持有到期后,从上市公司取得还本付息资金,虽然利率并不太高,但是上市公司几乎不存在违约的可能性。所以,机构投资者若是之前大举购买了可转债,就算面临短期的损失,也不必顾虑过多,只要一直持有它,最终获取“保本微利”的结局,还是有可能的。
是什么导致了现在可转债市场的冷淡期了?A股行情不佳以及正股价格回调都是其原因,其市场更是需要得到相关监管当局的重视才是。其实小编个人认为可转债的市场是没法长期发展的,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优文推荐:
2017美联储加息公布时间
比特币:2018最好的投资
“煤改气”的概念股有哪些?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d63da25c7ffe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