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指数研究院3日发布《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展望》(以下简称《展望》)。《展望》认为,2017年的房地产市场有以下几个趋势:宏观趋稳,调控深化,市场量价将回调。
宏观经济方面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错综复杂将对中国的外贸经济产生直接影响,而国内消费、投资需求的稳定将保障经济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
货币信贷方面
考虑到国内外环境,央行或将适度收紧国内人民币的流动性,以平衡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但2017年信贷政策有望实现更均衡分配,即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适度加大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信贷资源的倾斜。
房地产政策方面
在强化房屋回归居住属性的同时,通过因城施策、精准调控和中长期的长效机制来推进住房体制建设。
根据“中国房地产业中长期发展动态模型”分析,预计2017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量价回调,新开工小幅下降,投资低速增长”的特点。
需求方面
2017年是本轮房地产周期的末期,商品房销售面积受到政策、货币环境的影响,将出现回调,预计全年降幅将达到12.8%到14.8%,其中一线及二线城市销售面积将呈现下降,二线城市降幅较为显著,三四线城市市场波动平缓。
供应方面
鉴于一二线城市销售回落,新开工意愿也不足,而前期土地成交处于低位,将使全国新开工出现小幅下降,预计全年降幅在3.0%以内。但预计2017年企业补仓意愿加强,拿地将有所增加,推动投资增长,我们测算房地产投资增速在2.5%~4.5%之间。
价格方面
需求回调导致价格有所下跌,预计全年跌幅在1.9%到3.9%之间。
《展望》认为,2017年的房地产市场有以下几个最为值得关注的点:价值城市标尺重塑,掘金存量、抢占洼地。
2017年对于一二线城市市场的整体判断是量价进入调整阶段,但是不同的城市仍存在市场机会。
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步入存量房时代,新房开发建设的市场空间不断被压缩,城市产业升级带来的存量土地和存量物业盘活将是未来的主题,租房市场也有望成为行业新机遇。
二线城市
二线过热城市房价空间被透支,“量价回调”成大概率事件,但具备产业和人口支撑的城市,将成为下一个发展的新风口,天津、武汉和郑州受益于城市群发展,城市潜力逐渐显现,量价进入平稳增长周期;西部节点型城市发展有望进入新阶段,房价尚属相对洼地,如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此外位于大城市周边的小城市或自身产业优势显著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仍具备潜力。
三四线城市
《展望》分析认为,近一年多的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取得了积极效果,随着市场交易的回升,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压力也得到一定缓解。但同时应该看到,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敏感性及复杂性使其走势明显超出了预期范围,房价地价非理性上涨会进一步加剧市场及金融风险。由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并进一步明确住房的居住定位。2017年房地产市场可以预期的是,在房地产市场分化的大格局下,地方调控也将延续分城施策的特点,在支持居民自住购房的同时更加注重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以防止热点城市的泡沫风险及市场出现大起大落,短期政策的发力点将侧重于通过各类措施“稳定”市场环境,中长期则将通过鼓励发展租赁市场以及各类金融财税的改革,为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奠定更稳固的基础。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d9517fd7ede1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