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的上涨确实会提升利润水平,但很大一部分会被土地增值税侵占,且房价上涨带来的“利润增量”并不具备持续性(因为地价涨得更快),因此,股价的上涨幅度也是有限的。
逻辑分析:地产是稳定宏观经济的工具
1、地产市场景气度与宏观经济紧密关联
地产行业在经济中的份量大家都知道,从过去几轮小周期来看,地产景气度的下降通常意味着宏观经济的走弱、压力较大,地产成交量的低点往往对应着经济增速的阶段性低点。
同时,房价的走势也常常领先于CPI,房价环比上升时也常常意味着宏观经济的阶段性复苏,未来CPI同比持续上行的可能性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小周期中房地产(000736,股吧)不同的量价情况分别对应着宏观经济不同的运行状态,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地产量价四象限图。
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行业处于量价齐升的状态,而在二季度之后到目前为止处于量跌价升的状态。在四季度伊始各主流城市地产政策重新收紧之后,我们预期到明年上半年,行业景气度将逐步过渡到量价齐跌的状态。
图:地产小周期量价运行规律及其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2、10-11 年小周期的案例分析:主流地产股的买点和卖点
我们借用过去一轮地产小周期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10年年底11年年初各城市出台限购限贷政策,新房成交面积快速下滑,甚至到11年4季度的时候,30个大中城市每个月成交同比下跌的幅度都在40%左右,百城房价环比也连续9个月环比下跌,景气度的低迷一直持续到12年年初。与此同时,宏观经济持续走弱,CPI甚至一度降至2%以内。
图:地产成交量与GDP增速
图:房价变化与CPI同比变化
经济低迷而通胀压力较小的背景下,央行在12年初连续两次降准、又在12年中的一个月之内连续两次降息25个bp。货币宽松后,12年二季度开始地产成交持续修复,房价环比连续上涨,整个13年都保持非常高的景气度。
此时,调控政策又开始收紧,13年2月国务院出台“新国五条”、3月央行强调继续加大楼市调控力度,此后到14年,地产景气度再次滑落至低点。
对于地产股而言,最佳的买入时点就是在11年年底到12年年初,最佳的卖出点在12年年底到13年年初。
图:上一轮小周期政策、成交以及宏观经济情况概述
综上,我们的结论是:地产股表现领先于行业基本面,在景气度最差的时候(政策宽松预期)买入地产股;在景气度持续复苏特别是价格开始持续快速上涨后卖出,因为当我们看到量价持续繁荣时,地产股将由于景气度预期不具备持续性(政策收紧预期)而出现下跌。
财务分析:房价上涨能带来多少价值提升
1、房价上涨,房企土地增值税税负加重
首先看利润:从利润表的角度看,房价的上涨会带来结算收入的上升,但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收入的增量中,有多少形成了利润的增量?
我们以一个初始毛利率为32%的项目为例,相关变量假设见下表。我们发现,假设房价一次性上升50%,收入的增量中只有40%转化为了净利润,其原因就是房价上升后,土地增值税占收入的比重从原先的2%快速上升至超过11%。
表:地产项目测算假设(房价一次性上升50%,土地增值税的影响)
2、房企RNAV 相对于房价的弹性通常小于1
其次,我们再从NAV的角度测算房价上涨带来的存货一次性升值的影响。根据我们的测算,考虑到土地增值税和贴现周期的影响,我们选取的27家上市房企样本中,在五档不同房价涨幅的假设下,房企每股RNAV增幅的平均值和中位值基本均低于房价涨幅,换言之,房企RNAV的房价弹性小于1。
表:主流地产公司每股RNAV增幅相对于房价上涨的弹性测算
3、地价上涨更快,房企毛利率实际下滑
第三,自11年以来,地产板块的结算毛利率持续下降,因为在房价上涨的同时地价上涨得更快,特别是在热点的一二线城市,导致地价占房价的比重逐年上升。房价上涨之后获取的高成本土地,本身就不具备坚实的利润基础。这也是我们无法对房价上涨带来的“利润增量”给予PE估值的原因。
图:热点城市土地价格涨幅高于房价涨幅
图:地价占房价比重上升,压缩房企利润空间
综上,我们的结论是:房价的上涨确实会提升利润水平,但很大一部分会被土地增值税侵占,税收负担率将大幅加重;而对RNAV的提升幅度则普遍低于房价涨幅。同时,由于房价上涨带来的“利润增量”并不具备持续性(因为地价涨得更快),只是一次性增值而并不能享受持续的PE估值,因此,股价的上涨幅度也是有限的。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dab9990b12a3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