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药明康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成功,标志着药明康德成为了A股第一家上市的独角兽企业,让A股市场再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作为新药开发公司之一,为何药明康德会脱颖而出?究竟是什么让它再不断前行?为什么药明康德是独角兽?请看下面介绍。
药明康德(603259)开启申购,成为新政下首只回归A股上市的“独角兽“。
本次公开发行拟募集资金为21.3亿元,拟发行不超过1.04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数的比例不低于10%。募资额虽低于此前计划,但在A股估值体系里,药明康德很可能成为医药行业巨无霸。
从2月6日招股书预披露更新,到3月27日顺利过会,中间仅短短50天。
从分子式到创新药:赋能的力量
征服疾病的斗争中,现代医药研发从来都是昂贵的尝试。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接近“举国之力”。“523项目”提出了专题抗疟药研究任务,中医科学院专门成立课题组攻坚,先后6家单位共同参与大协作,举国体制动员的资源是重要支持。
商业医药公司创新药研发费用接近天价。新药研发过程主要包括苗头分子的发现、细胞活性评价、非临床药理毒理研究、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的安全性监督。根据美国药物研究和制造协会(PhRMA),美国新药研发的周期长达8-15年,考虑到研发过程中的高淘汰率,平均每种创新药的研发成本高达26亿美元。
医药研发充满了艰辛劳动。大量的时间需要用于合成、试验,大量的资金需要投入用于建立符合标准的厂房、生产程序、排污处理,及配备相应的人员等。这部分工作可以委托给外包机构,也就是CRO。
对于大公司,CRO意味着成本降低。使用CRO约可缩短申报时间30%,可有效地缩短新药研发周期,大大提高整体的研发效率。对于专利30年而扣除研发仅有15-20年左右生命周期的创新药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在药明康德的大客户中,包括了全球最知名的药企,例如强生、默沙东、罗氏、辉瑞等。
小公司创新当然需要有人买单——在发达国家,PE和VC是创新药的重要投资者。但,如果没有CRO平台赋能,小公司几乎不可能真正把想法落实到研发。药明康德超过3000名客户中,不乏Callidus这样的创新公司。
“医改”之火可以燎原
在药明康德的收入中,国外客户与国内客户约为4.5:1。这个比例并非偶然。我国的创新药仅仅是起步阶段,大部分停留在“me-too”、“me-better”阶段。
我们不缺资本。
硅谷全球数据研究机构PitchBook的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美国生物技术行业私募股权募资额中,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投入了14亿美元,约占募资总额37亿美元的40%。
我们也有人。
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论文发表数,居世界第2位。国家和各地方均出台了多种吸引医药领域高技术人才归国的措施;2017年深圳发放海归创业补贴,前四名均为生物医药企业。我国的“工程师红利”为医药公司带来大量中坚力量。最后,我国的巨大人口基数和丰富的疾病类型,降低了临床试验的成本。
而医药制度改革,正在为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扫平障碍,提振CRO需求。
CFDA已经陆续发布了10余个政策文件和多个技术指导原则,辅助、指导并推动企业开展一致性评价工作。一致性评价过程主要包括制剂体外溶出和生物等效性试验两大类,CRO企业均能参与其中。
医疗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将进一步利好国际化CRO药明康德。2017年,CFDA正式成为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成员。我国可以参与ICH指导原则的制订,同时也需要逐步在国内实施ICH指导原则,这意味着中国药品注册技术要求与国际接轨之路已经全面打开,药品研发和注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
从CRO巨头到医药研发生态圈
在CRO行业,尤其是小分子化学药物研发和开发一体化服务领域,药明康德是当之无愧的巨头。2016年,药明康德营收达到60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1亿元,远超国内其他CRO公司,在全球排名前十。
药明康德原以临床前CRO为主业,经过多年内生增长和外延扩张,目前业务已涵盖临床前、临床中、以及部分下游合同生产(CMO)业务,成为了全球不多见的全产业链的医药研发服务企业。CRO为下游的CMO创造了潜在的客户基础;而CMO客户向上游研发领域拓展,避免后期重复研究,加快药品产业化进程。
药明康德的高质量、全产业链的服务带来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增加了客户粘性。早在2002年,药明康德便建立了与制药巨头默沙东、强生、罗氏的合作关系,一直延续至今。制药巨头之间相互竞争,但长期共同使用药明康德的研发平台服务,显示出对药明康德业务质量的认可和信任。
高质量的全产业链是药明康德的立身之本,未来,在CRO这个日趋“商品化服务”的领域,如何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药明的答案是:借助资本运作打造医药研发生态圈。
资本运作并不必然是“不务正业”。CRO领域的特点是虽有巨头,但市场结构仍然相对分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CRO公司开展并购,扩充产品线、发展差异策略。其中,最大的并购当属2016年Quintiles(昆泰)对健康产业战略咨询服务商IMS的合并(新公司改名为IQVIA)。IMS的数据服务,能够帮助Quintiles识别病人和临床实验调查者,改进临床实验设计,并促进产业链末端的合同销售,形成生态闭环。
本次登陆上交所的药明康德,是小分子药物研发CRO,其良好的盈利和现金流,助其在A股市场火速过会。
CRO服务不仅能通过平台服务赋能中小创新药公司,充裕的现金流、制药领域的专业积累,也使其自然成为小型创新制药公司的投资人。此前提及的美国CallidusBiopharma案例中,药明康德既是CRO平台服务商,也是投资人。
药明康德的资产负债表上,长期股权投资价值2.7亿元,其中重要构成是2.09亿元的毓承基金出资。在这一基金中,药明占比17.3%。
毓承资本是一支投资于创新医疗(002173)公司的跨境风险投资基金,专注于生物制药、小分子化学制药、免疫治疗、医疗器械、诊断设备、医疗服务、医疗IT、医疗人工智能等子行业的早期和成长期投资,组合公司包括Tunitas Therapeutics,百济神州、Vivace、华领医药、基石药业,等等。尽管投资规模占比不高,也仍在投资期尚未贡献收益,但从中可以看到药明康德对于创新药和医疗服务的布局。
从上文不难发现,从分子式到创新药,赋能的力量让药明康德做出了新尝试,医药制度改革使药明康德前行道路更为平坦,而医药研发生态圈让药明康德布局更加完善。由此看来,之所以药明康德会成为独角兽,其原因也是十分明朗了。更多股市资讯尽在爱提网,请多关注!
相关文章
映客赴港IPO,招股书表现其营收下降
爱奇艺更新招股书:IPO即将开始
小米发布招股书 哪些数据值得关注?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e268c7a430ff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