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佚名
佚名 2018-06-07 22:03:09
来源:爱提网

  资产负债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很让人头疼的,我们对于自己资产的情况了解多少呢?对于一些朋友来说不太了解金融知识,也会对于资产负债有了一些想法,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资产负债表背后的秘密有哪些呢?

  纽约联储5月17日发表两份声明,称将于5月24日展开小规模国债公开销售,并将于5月25日和6月1日分别开展两次小规模机构MBS(抵押支持债券)出售,虽然美联署声明也强调这些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的改变,不能被当作未来货币政策立场作出任何变更的参考。但因为美联储抗击金融危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给美国留下了几大问题,列于首位的就是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毋庸置疑,在加息进程开启后,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因此,依然引发了市场的联想。

  对一些可能不太了解金融知识的人也许都没有概念,这里就稍作解释以给本文做个铺垫。

  所谓缩减资产负债表,就是将资产负债表缩小。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现在拥有的总资产是100万美元,总负债是99.9万美元,那么你的净资产就是1000美元。现在你要进行缩表,你可以卖出50万美元资产,然后把这些卖出资产得到的现金冲抵你的负债。如此一来,你就剩下50万美元的总资产,49.9万美元的总负债,净资产不变。

  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大致也是这么个意思。美联储的资产主要有国外资产、国内资产和规模不大的其它资产,其中国外资产主要包括黄金、其它国家货币和SDR,国内资产主要是美联储持有的国内有价证券和一些信贷资产。美联储的负债就是发行货币——也就是市场上流通的美元。这也就是说,美联储的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要卖出国内资产,然后收回市场上流通的美元。放在央行的职能上,就实际就是货币紧缩的一种调控措施。

  历史上,美联储资产有过两轮的短时间高增长,一轮是1929年的大萧条,那一轮危机后美国通过快速的货币扩张来提升其财政刺激能力,通过财政政策来推动投资增长,从而维持了其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些产能后来被输送到了二战的战场上,其它国家打烂了,美国经济好转了。二战结束后,由于其它国家的工业能力受到重创,美国本土工业能力经历二战后反而增强了。二战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占GDP的比例是不断下降的,到1970年代到5%附近相对稳了下来。

  最新一次是2007年次贷危机,危机发生后美国开始将私营部门的负债转为政府负债和美联储的额资产,同时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连续几轮的QE实施,美联储资产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如今已占GDP差不多20%。

  那么,美联署这时又为啥要开始做缩减资产负债表的准备了呢?一是美联署担心资产占GDP的长期高企有造成货币反噬的风险。

  所谓货币反噬,就是这么巨大的流动性,一旦资本市场崩塌,危机再现,其结果必然是恶性通胀,不受控的恶性通胀。如到那时,美元的信誉体系将崩溃。美元货币霸权是美国长期强大的重要基础之一,所以美国一直对这一风险存在担心。

  二是继续制造货币紧缩的预期,引导美元回流,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美联储在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制造加息预期,其目的就是通过制造美元货币紧缩预期来推动强势美元,并以此来吸引国际上的美元流动性回流美国市场投资。然而,美国市场的现实是,美国经济看似虽然稳健,但可投资的地方却并不多。美股高位、美元指数逼近100也处于高位,再涨到120网络泡沫破灭时的位置,美元、美股双高,此时如果世界上有更好的投资机遇,大量资本会卖出美元资产而到世界上更有投资机会的地方投资,这是美国无法承受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美联储不得不暂缓美元升值的步伐,特别是人民币不再跟着美元升值的情况下,这种系统性风险将更大。

  三是在美国经济两难的情况下,提前做好政策储备,等待别的国家出现战略失误,从而通过货币的手段,将自己的风险转嫁到外部去解决。美联储所不断制造的加息预期,本质上就是要吸引国际上的美元流动性,这样可以解决美国自身的经济增长问题,但其它国家则会因为资本外流而陷入经济危机。譬如,这两年因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巴西为首的拉美国家大多都出现了经济危机。危机过后,这些国家无疑会出现大量廉价资产,到那时美国的资本就会快速吃掉这些廉价资产,然后再用美国市场推动这些资产升值。但拉美穷乡僻壤经济规模太小,不足以满足美国。

  对于美国来说,中国、欧盟和日本是三块肥肉,其中欧盟和中国是两块肥肉,只有这两块才能填饱美国现在的胃口,日本则是退而求其次不得已才会吃的对象,因为日本经济规模填不饱现在的美国。更直白说,就是中国、欧盟如果因战略失误爆发严重经济危机或战乱,这两个经济体资本出逃到美国可以促使美国经济转好,日本则不能完全解除美国的危机。

  也许有人会思考,美国的紧缩,肯定会流动性不足,怎么去收购这些资产?这些机构的钱从哪里来?其实这个答案很清楚,主要两个来源:一是高位出货给来美投资的国际资本;二是美联储已经积累下来规模达3万亿美元左右的超额准备金,3万亿美元的超额准备金通过金融机构的放大就能变成30万亿美元的投资购买力,那可是买遍全世界无敌手的。

  但目前的问题在于央行要进行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操作,一定需要在合适的条件和时机下。什么样的条件和时机才可以进行缩表?经济可持续增长非常强劲,央行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来避免经济过热,同时央行也需要借助这样的经济周期来调整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以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为将来经济不好时扩表做准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宏观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不强,采取缩表的措施和经济自杀差不多。

  这个原理也很简单,加息和降息毕竟都是政策手段,政策手段调整是相对较为容易的。缩减资产负债表则是调整到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不是一两天增上去的,更不可能一两天减下来,一旦确立缩减资产负债表那么其持续时间就会更长,影响范围和持续周期都会更大、更长。所以,一般情况下央行是不太会动到资产负债表的,一旦动资产负债表就是不得了的大事。因此我们看到,世界基本上极少看到央行玩这种游戏的。

  但就像我们必须承认美国目前依然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一样,我们也不得不佩服美国在货币霸权方面所拥有的手段和能力。虽然美联署现在由于美国经济的情况和美国股市的情况的自身因素,还不敢真的实施“缩减资产负债表”。(如果美国很快进入实施“缩减资产负债表”,其结果必然是率先刺破美国自己的资产价格泡沫。)

  所以,就像加息一样,美联署这又是一个制造加息预期的手段。但美联储通过制造这种紧缩预期,对很多小经济体都会产生很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对拉美那样的国家简直是雪上加霜。随着美联储不断制造加息预期,谁也保不准是不是会有大的经济体顶不住率先成为牺牲品。美联储作为美国央行,当其扩表时就是美元货币的扩张,当其缩表时就是美元货币的收缩。相比加息,缩表的货币收缩力量更强大,股票市场影响也将更深远。

  通过上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资产负债的内容,我想我们可能会通过小编的介绍简单的认识到资产负债表背后的秘密,那么如果我们大家还有其他的问题,就请关注我们股票基本分析这里。

  推荐阅读:

  富士康被弃购,上市负债多少呢?

  富士康上市 负债率81%是怎么回事?

  新希望乳业冲击A股,资产负债率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