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网上流出一份《关于统计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炒股业务指标的通知》,从一家商业银行内部得到了这份通知,内容大致是“自3月25日以来,个人住房炒股业务受理量明显下滑,各家商业银行信誉受理量较1~3月平均水平回落50%。各商业银行普遍反映,要完成总行年初的指标困难较大,因此现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统计各家银行实际完成的炒股数,便于摸清情况向各商业银行总行提出调减年度规模指标的建议。”
实际上,此前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言论也称,央行上海总部正在摸底辖内银行房贷指标,便于向各商业银行总行提出调减年度规模指标相关建议。
报道称,本次摸底,主要因上海市个人住房炒股业务量相比年初市场有大幅的下滑,各商业银行普遍反映完成总行年初下达的上海地区银行房贷业务指标存在较大困难。
以某商业银行员工名义,根据通知所留的电话向央行上海总部方面求证“通知”的真实性,了解到,此次央行上海总部统计各银行信誉指标,只是让银行进行自查,除了将上述通知里要求的“炒股指标”和“完成情况”说明清楚外,还需要写清楚银行是否严格执行了炒股审查制度以及各种风控制度,同时要重点自查首付贷的相关情况。
随后,联系了上海几家商业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对方均表示暂未收到上述《通知》。
判断,此次央行上海总部对下属各银行相关指标进行统计,是为下一步决策做准备。虽然今年1季度上海市本外币个人住房炒股增加917.3亿元,同比多增657.5亿元(央行数据),但现在银行信誉业务下降,多项指标完成难度大,或导致后续商业炒股这一块出现松动,上海的置业门槛或将降低。
突然摸底,为什么?
上海实施“沪九条”房地产调控政策一个月以来,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调控成效显现,银行受理房贷大幅“降温”。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各商业银行房贷受理量已经较今年1-3月平均水平回落超过50%。
而此前,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表示,将继续加强窗口指导和督查力度,充分发挥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房地产金融自律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针对市场形势变化和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研究完善实施细则,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切实维护上海市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平稳健康发展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f5ea4765ec13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