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消费金融领域,赋强公证的适用性正面临挑战,促使行业探索更具性价比的“组合公证”模式。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赋强公证的投入产出比经常不划算。”某消费金融机构业务负责人于非(化名)向记者解释,在信用贷款场景中,债权人通常需要承担赋强公证费用,但考虑到“命中率”,可能并不划算。假设100笔贷款中仅有30笔违约,剩余70笔的公证费用就成了沉没成本。“更棘手的是,很多时候通过公证追回的资金甚至无法覆盖前期投入。”他补充道,租机很多是小平台,它们单量少,但利润空间很大,因此更适合用赋强公证的形式。
这一困境催生了“组合公证”模式。记者从多名业内人士处获悉,最为典型的是“提存保管公证”。具体操作上,公证处会向借款人收取500元费用,其中150元作为公证服务费,剩余350元作为履约保证金由第三方托管。若借款人按时还款,保证金将全额返还;一旦违约,这笔资金将直接用于担保代偿。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与此同时,另一种“证据链存证公证”模式也进入助贷机构的视野。
一家公证机构人士李玉(化名)对记者表示,目前助贷机构还在关注一类“证据链存证公证”。这种模式下,公证处基于借款人与金融机构之间签署的协议,对借贷交易行为产生的证据链在线上做存证。由通常会委托为其做存证服务的科技公司代收证据链保管费,每单每年在200~300元不等。
他对记者表示,这种模式从技术上来说,实现暂时是没有问题的。近年来部分公证处经过改制,按市场化运作,有意愿多揽业务来创收。此外,国内目前第三方电子数据存证保全机构业务相对完善,也可以通过“远程视频双录”的模式做业务。不过,目前尚未有助贷机构与其所在公证处开展实质合作。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fdde70354bd8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