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戒茶

幽星人
幽星人 2018-07-05 22:49:23
来源:爱提网
我既已戒了烟酒而半死不活,因思莫若多加几种,爽性快快的死了倒也干脆。

谈再戒什么呢?

戒荤吗?根本用不着戒,与鱼不见面者已整整二年,而猪羊肉近来也颇疏远。还敢说戒?

平价之米,偶尔有点油肉相佐,使我绝对相信肉食者“不鄙”!若只此而戒除之,则腹中全是平价米,而人也快变为平价人,可谓“鄙”矣!不能戒荤!



必不得已,只好戒茶。

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蔻蔻、汽水、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烟酒虽然也是我的好友,但它们都是男性的——粗莽、热烈,有思想,可也有火气——未若茶之温柔,雅洁,轻轻的刺戟(激),淡淡的相依; 是女性的。

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但是,不管我愿意不愿意,近来茶价的增高已教我常常起一身小鸡皮疙瘩!

茶本应该是香的,可是现在卅元一两的香片不但不香,而且有一股子咸味!为什么不把咸蛋的皮泡泡来喝,而单去买咸茶呢?六十元一两的可以不出咸味,可也不怎么出香味,六十元一两啊!谁知道明天不就又长一倍呢!

恐怕呀,茶也得戒!我想,在戒了茶以后,我大概就有资格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要去就抓早儿,别把罪受够了再去!想想看,茶也须戒!



老舍生前有个习惯,就是边饮茶边写作。据老舍夫人回忆,老舍无论是在重庆北碚或北京,他写作时饮茶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过。

创作与饮茶成为老舍先生密不可分的一种生活方式。茶与文人确有难解之缘,茶似乎又专为文人所生。茶助文人的诗兴笔思,有启迪文思的特殊功效。饮茶作为一门艺术、一种美,自古以来就为文人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茶在老舍的文学创作活动中起到了绝妙的作用。老舍先生出国或外出体验生活时,总是随身携带茶叶。

据《茶馆》一剧王利发的扮演者著名艺术家于是之回忆:《茶馆》在国外演出时,使他较多地想起了茶,原来喝不着热茶,他便觉得什么液体都解不得渴。

这时使他想到老舍先生生前告诉过他们的话:"出国时带上暖水瓶,早上出去参观、访问之前,先将茶叶放好,泡在暖水瓶中留着回来喝。"

当《茶馆》真要出国演出时,可他们却把老舍先生说的话给忘了,谁也没有带暖水瓶,渴得受不了直嚷着要喝茶啦。



老舍先生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茶。一次他到莫斯科开会,苏联人知道老舍先生爱喝茶,倒是特意给他预备了一个热水瓶。

可是老舍先生刚沏好一杯茶,还没喝几口,一转身服务员就给倒掉了,惹得老舍先生神情激愤地说:"他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这也难怪,喝茶从早喝到晚,也许只有中国人才如此。

西方人也爱喝茶,可他们是论"顿"的,有时间观念,如晨茶、上午茶、下午茶、晚茶。莫斯科宾馆里的服务员看到半杯剩茶放在那里,以为老舍先生喝剩不要了,把它倒掉。

这是个误会,这是中西方茶文化的一次碰撞。 旧时"老北京"爱喝茶,晨起喝茶是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他们得把茶喝"通"了,这一天才舒坦,才有劲头。



汪曾祺在他的散文《寻常茶话》里说:"我不大喜欢花茶,但好的花茶例外,比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

虽说老舍先生喜饮花茶,但不像"老北京"一味偏爱。他喜好茶中上品,不论绿茶、红茶或其它茶类都爱品尝,兼容并蓄。

中国人喜欢茶,西方人爱饮咖啡。世界文坛上有个巴尔扎克,写作时一壶咖啡一支笔,边饮边写,这和老舍先生边喝茶边写作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各自在茶与咖啡的刺激下,产生电火般的灵感。

兴会神来之笔,创作出一部部世界文学名著来的。


看更多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买茶的朋友,请联系作者:

标签: 信阳毛尖 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