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美税改法案闹乌龙后美国税改法案在昨日终于通过。那么美国税改方案的通过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要采取什么战略呢?请继续阅读下文。
当地时间2017年12月20日,美国华盛顿,美国税改法案通过,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讲话,特朗普迎来执政以来的首次重大立法胜利。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20日通过了自1986年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税改法案。该法案在送交总统特朗普签署生效后,将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
当天,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分别以51票赞成、48票反对和224票赞成、201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这一税改法案。国会民主党人全部投了反对票。这一法案的通过是特朗普政府执政首年内的重要立法成绩。 根据这份法案,美国联邦企业所得税率将从现在的35%降至21%;对美国企业留存海外的利润进行一次性征税,其中现金利润的税率为15.5%;推行“属地制”征税原则,即未来美国企业的海外利润将只需在利润产生的国家交税,而无需向美国政府交税。
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维持目前联邦个人所得税率分为7档不变,但大部分税率有所下降,其中最高税率从目前的39.6%降至37%。此外,个人所得税标准抵扣额将翻倍,但对地方和州税等税收抵扣设定上限。
这一法案中有关企业所得税的修改内容是永久的,但个人所得税变动的有效期仅到2025年底。
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这次率先减税也一样,一些全球化企业和富豪在税收的优惠面前,可能就会选择在美国纳税,毕竟企业成本和富豪的纳税成本降低很多,产生了很大的竞争力,这便与其他的经济体,特别市场化、全球化程度较高的经济体,形成“零和博弈”的竞争。假若其他经济体没有同步跟上,那么可能会眼睁睁的看着一些企业和富豪会流向美国,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很难去要求每个企业家或者富豪都有很高的民族情怀和国家道义,就像我们的百货企业很难用“忠诚度”去要求我们的消费者一样。
所以美国减税政策出台之后,一些西方经济体都已出微词,但美国作为“第一强国”,大家很难去改变它。可以预计的是其他的经济体都会思考一些应对预案。假若没有相应的应对办法,可能本国经济体在美国这一轮强冲击下,跨国企业出现搬迁,税收和经济将面临“温水煮青蛙”的局面,国力逐步消耗。假若同步跟上,那么短期内和未来都将面临政府财政赤字的压力,最终将面临选择“小政府”的局面。
我国应对冲击最好的办法是修炼“内功”
毫无疑问,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美国开始大幅降税面前,冲击显然巨大。“零和博弈”的结果就是一方受益的条件,另外一方会受损。假若我国没有相对的应对措施,未来必然会对我国的税基和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首先,一些跨国企业以前在我国纳税,但现在美国企业税率的大幅下调,一些跨国企业就会通过“转让定价”等方式,选择在美国纳税,导致我国税收损失。
另外一方面,在美国较低税率的条件下,投资成本大幅降低得到改善,一些企业会选择去美国办厂,或者注册地搬迁到美国,导致在我国国内的投资出现减少。
其次,企业和富豪的投资行为发生变化,资金流向便也就随之发生变化,资金的流出会对我国的外汇市场产生冲击。上个世纪80年代,当年的美联储主席沃克尔选择高利率的时候,全球大量的资金就从拉美地区抽离,导致拉美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引发金融危机,经济急剧回落,最后让拉美“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又回到解放前”。
为此,我国未来也可考虑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外汇市场短期内加强管制,避免外汇市场的大幅波动。尽管未来人民币将进一步国际化,金融市场也将进一步走向开放和进一步市场化,但这一走向是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有张有弛”,稳健发展是首要任务,同时也为我国进行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赢得时间。
其次,在美国减税政策的冲击下,未来发达经济体走向“小政府”是趋势,为此我国也需要未雨绸缪,缩小政府规模、压缩政府开支、提高政府效率等以一系列行政体制改革需要尽快推动。
最后,国家竞争是全方位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增长环境,释放经济增长的潜力,经济的高增长活力是留住企业和人才最为关键的,特别是当前经济面临转型的机遇期,更需要我们加快与产业结构升级、消费升级等相关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经济持续增长,国力逐步强大,才能努力去推动全球的“正和博弈”,即便遇到“零和博弈”,也能“任凭雨打风吹去”。
只有实力不断壮大蓬勃发展的中国才能不再被国外强国的举动说影响过大,美国税改法案的通过确实让全球中发达国家有相对应的影响。我国更是要加快发展步伐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打来的美国税改法案通过的相关资讯了。小编将会持续跟踪为大家带来最新最热的资讯,有意向的朋友们欢迎继续关注爱提网。
优文推荐:
华西村负债389亿是什么情况?到底经历了什么?
周鸿祎借壳上市却遇中年危机是为什么?
出狱后,阎利珉获资1亿创业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爱提网立场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爱提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www.itgoodboy.com/p/2cf84b10c281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ervice@itgoodb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