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外籍老板套现15亿——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S先生
S先生 2025-01-08 14:09:18
来源:爱提网
很难看,从IPO的第一年就开始亏,至今已累计亏损44亿,而且,还是所有动力电池上市公司中,唯一没有盈利过的公司。

不过,在A股,再难看的业绩也可以卖钱,还能卖个不错的价钱。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近日,孚能科技发布公告,实控人YU WANG、Keith D. Kepler把控制权卖给了广州国资,套现了9个亿。

根据公告,交易价是每股15.9元,而双方签订协议时孚能科技的收盘价只有11.6元,溢价了37%。

溢价卖给国资,两个实控人做得一笔好买卖。

而从二人的名字就能看出,这是两个外籍朋友,YU WANG来自加拿大,Keith D. Keple来自美国,这是一场跨洋大撤离。

实际上,二人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收获还不止9亿,早在孚能科技上市之前就已经开始落袋为安了。

2017年,二人转让了6.4%的股权给三家投资机构,套现了4.8亿。

其实,15亿也只是部分所得,卖掉控制权后,二人还持有孚能科技14.87%的股权。

而脱离实控人的身份后,套现就更方便了,以当前股价计算,还能再卖21亿。

孚能科技是科创板公司,科技水平到底咋样咱不便评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汽车动力电池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了。

根据公开的数据,我国目前动力电池产能规划已达到4800GWh,但实际的产能需求只有1000-1200GWh,供应能力是需求量的4倍。

僧超级多,粥超级少,这或许部分解释了两个北美洲的老板为何要撤离。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不过,僧并非一直这么多的,孚能科技在中国汽车动力电池还方兴未艾的时候就已落地中国,如今却沦为行业亏钱能手,确实是让人始料不及。

加拿大籍的YU WANG原本是中国人,中文名王瑀,1986年获得了大连理工大学化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毕业后进入了北京石油化工科学院做研究员,同时任副院长助理,直到90年代初获得了留学机会后才出了国。

王瑀出国的第一站是葡萄牙,在里斯本高等理工学院(现在的里斯本大学)攻读博士,拿到博士学位后又到了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然后就入了加拿大籍。

王瑀在加拿大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就是被称为“锂电黄埔军校”的Moli Energy公司,1997年-2000年,王瑀在这家公司任研发科学家。

现在锂电池的电极材料都是锂化合物,比如锰酸锂、磷酸铁锂等,但1985年Moli Energy推出的第一代锂电池产品用的是锂元素。

1989年,Moli Energy的锂电池出事故了,终端产品的电池会爆炸,Moli Energy被迫召回产品并进行经济赔偿,而这一赔就把公司搞破产了。

然后1990年,日本NEC收购了Moli Energy,进行大量试验后证明,锂元素直接电极不行,于是1991年,日本以锂化合物代替锂元素,推出了第一批商用的锂离子电池。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

到1997年王瑀加入Moli Energy的时候,普通锂电池的技术方案已经很成熟了,王瑀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动力电池。

标签: 投资